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48340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金昌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模式创新规范管理服务——金昌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做法近年以来,我市坚持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抢抓政策机遇,创新体制机制,规范管理服务,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政府引导、模式创新和典型带动推进土地向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集中,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一、基本情况金昌现有12个乡镇,138个行政村,10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01万人,共有耕地171万亩,实种面积98.76万亩,家庭承包耕地面积75.30万亩,流转面积48.95万
2、亩(永昌县30.51万亩,金川区18.44万亩),占实种面积的49.56%。从流转形式看,出租26.63万亩、转包10.33万亩、互换9.43万亩、转让1.29万亩、入股等其他形式流转1.27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54.41%、21.10%、19.26%、2.64%和2.59%;从流入的方向看,流入农户的面积26.84万亩,流入专业合作社11.32万亩,流入企业6.55万亩,流入家庭农场等其他主体4.24万亩。从以上情况看,我市土地流转主要以出租、转包和互换为主,转让和入股等其他形式仅占5.2%,是前三种形式的补充,且流转土地
3、的绝大部分是农户之间的流转。全市土地流转基本形成了种养大户承包经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集聚型、专业合作服务型、现代园区推进型等流转模式。就金昌市目前的土地流转情况看,呈现出四大特点:7一是流转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自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至2003年期间,我市大部分农村土地几乎处于静止的无流动状态。在2003—2009年的七年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跃度依然很低,每年平均土地流转面积约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以下。近几年来,土地流转率呈逐年递增之势,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流转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
4、19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2.43%,其流转率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分别为13.44万亩、16.22万亩和31.94万亩,分别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0.39%、24.61%和31.62%,今年6月底,土地流转率达到49.56%。二是以出租形式为主,其它形式少量存在。目前以出租形式流转土地面积已占到了55%,以转包、互换、转让和参与股份合作等其他几种方式总流转率约占45%。总之,只要农民自愿并能达到最大流转收益,以何种形式流转土地对全市总体土地流转状况并无太大影响,但也说明了我市土地流转形式
5、比较单一,要随着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的加强,逐步创新流转模式。三是流转对象趋于多元化,流转费用逐年攀升。流转对象从初始本村农户之间的流转,逐步流向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且流转收益逐年攀升。特别是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土地流转收益呈明显上升趋势,租金由过去的几十元逐步攀高到目前500-1200元/亩,且仍有上升趋势。四是流转双方实现了“双赢”。土地流转中我们严格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7的原则,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较小,实现了流入流出“双赢”的结果,农民比较满意。经统计,农户土地流转以后,每亩
6、土地可以实现500元左右的收入,另可享受国家各种补贴约100元,外出或就近务工收入上万元。二、主要做法一是创新有效形式推进流转。全市各级在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基本流转形式基础上,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提炼总结出了特点突出、主题鲜明的土地流转形式。金川区在先行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以宁远堡镇新华村为主大胆实践“以互换促流转、以入股促集约、以租赁促分流”的流转形式,探索出了“3331”产业分工模式,促进了土地流转实现高效集约发展。以互换促流转,就是采取自愿互换的土地流转方式,将千家万户零星分散经营的土地相互置换,使“多处变一处、
7、小块变大块”的方式集中流转土地18.44万亩,并重新进行确权登记,整区推进土地流转,实现了集约经营。以入股促集约,就是将置换并重新确权登记后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以人定亩数,把承包经营权入股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变家庭小生产为公司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双湾镇营盘村和宁远堡镇新华村有154户农户入股,共入股流转土地1163亩。以租赁促分流,就是由入股农户享受优惠政策,租赁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的设施农业功能区,进行二次产业分工,由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向劳务和二、三产业转移分流,在新华村、西坡村、营盘村探索30%的农民租赁经营日光
8、温室和塑料大棚、30%的农民租赁经营暖棚圈舍进行舍饲养殖、30%的农民进城务工从事二、三产业、10%的农民租赁经营高标准节水农田“3331”土地流转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7二是发展现代园区带动流转。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载体,最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