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24723
大小:4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4
《如何有效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有效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要求 摘要:在理论分析抵押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能够有效替代抵押物的贷款技术,并进一步分析某些贷款技术难以发挥替代作用的可能原因,以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要求,从而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研究结论表明:抵押率与借款企业违约风险显著负相关,抵押物作用机制中客户选择效应占主导地位;关系型和担保型贷款技术可以显著降低银行对抵押物要求,而财务报表型和信用评级型贷款技术对抵押物的替代效应十分微弱;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信用评级型贷款技术对抵押物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但财务报表即使经过
2、审计亦难以对抵押物形成有效替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贷款技术事前甄别能力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抵押物;作用机制;贷款技术;替代机制;信息不对称文章编号:2095-5960(2017)01-0033-10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自Stiglitz&17Weiss(1981)的开创性研究以来,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银行无法通过调节利率自动实现信贷供需均衡:一方面,较高的利率容易
3、引致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引发逆向选择;另一方面,较高的利率导致借款人在获得资金后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项目,产生道德风险。因此,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信贷配给为信贷市场的均衡结果。[1]为了缓解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各种针对借款企业的贷款技术应运而生。Berger&Udell(2002)将贷款技术定义为主信息来源、筛选和放贷程序、贷款合约结构、监督策略机制的组合,贷款技术是为了解决银行在筛选、甄别、监督贷款企业和控制贷款风险过程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2]17作为
4、一种贷款技术,抵押物是传统的信贷风险甄别工具和风险防范方式。在贷款发放之前,抵押物发挥着信号传递的作用,可以降低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银行对借款企业风险的识别能力,进而缓解其信贷配给行为;在贷款发放之后,它充当着激励借款企业的作用。在借款企业出现经营风险而无法履约还款时,抵押物被视为银行业务经营的第二还款来源,通过处置抵押物获得补偿,降低了银行的潜在损失。鉴于抵押物在信贷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是绝大部分信贷合约的构成内容。在信息不对称严重、合约执行力微弱的发展中国家,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更高,
5、而发展中国家的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对抵押物的依赖使得那些缺乏抵押物的优质小微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信贷资金缺乏合理配置,金融难以充分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那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抵押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降低银行对于抵押物的依赖?是否存在有效替代抵押物的贷款技术?进一步地,若不能有效替代,其原因何在?二、文献综述为了探究抵押物的替代技术,必须厘清抵押物在银行贷款发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关于抵押物的作用机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逆向选择模型认为,若借款企业不能够通过可观测的企业特征将
6、自身的风险类型有效地传递给银行,那么,他们就不得不通过提供抵押物来传递自身质量的信号。低风险借款企业更倾向于提供抵押物,以与高风险企业区分开来,银行则通过抵押物所传递的信号进行客户选择,因此均衡状态下低风险企业通过提供高价值抵押物获得低利率贷款,高风险企业提供少量抵押物获得贷款,但利率较高,此时抵押物充当信号传递的作用(Guiso&Minetti,2010;Inderst&Mueller,2007;Vig,2011)。[3][4][5]Brick&17Palia(2009)认为,提供抵押物是一个成本较高的信号传递
7、方式,尤其是对于低质量的借款企业而言,因此,抵押物的提供可以将低质量的借款企业与高质量的借款企业分开,形成分离均衡。[6]传统的银行经营理论和道德风险模型则认为,银行会对借款企业的风险进行事前评估,清楚企业的风险类型,但是不能控制企业的贷后行为,即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出于对企业道德风险的担忧,即使银企间不存在事前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也会实施信贷配给。为了约束道德风险,银行会要求高风险借款企业提供高抵押物,以保障企业违约后的收益补偿,均衡结果为高质量企业通过提供少量抵押物获取低利率贷款,低质量企业不得
8、不通过提供高抵押物获取高利率贷款,抵押物类似于“人质”(collateralactsashostage)(Moro&Fink,2013;Ogawa&Suzuki,2010;平新乔、杨慕云,2009)。[7][8][9]17上述两种理论对抵押物作用机制的认识产生分歧之处,主要在于抵押物在银行放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到底是缓解事前还是事后信息不对称。若甄别技术有限,银行难以对借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