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19567
大小:5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4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胸腔、横膈肌、腹肌联合控制气息。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它可以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为气息均衡、平稳地呼出提供了条件。 一、呼吸基本状态练习: 吸气:“沿纽扣”练习,沿后背、闻花香、毛细孔扩张、抬重物、半打哈欠 呼气:叹气、发ai音、吃桌面灰、发“a”音、数数、数葫芦 感情和声音是通过气息来连结的。 (一)、体会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时,呼吸肌的运动及与配合。 1、取坐姿,身体重心在臀下当中椅子的前部,需满臀坐。腰直、胸含、肩松;完全自然
2、地象叹气一样,将体内分气全部吐出来,然后从容自然地吸气。注意体会吸气时,小腹自然的外凸、两肋后部及腰两例自然张开、撑起的感觉。吸到正常的程度自然地呼气,注意体会两肋下塌、腹壁渐松复原。 2.以慢吸慢呼的方式,在第一练习的基础上,以坐姿体会稍有控制的吸气和呼气。 在将体内余气全部吐出来之后,吸气时有意识地强调“吸到肿底、两肋打开、腹壁打开、”的感觉进行慢吸慢呼。在吸气的过程中,着重体会两助后部渐张、腹肌渐渐向“丹田”集中。腹壁从松弛状渐渐绷紧“站定”的感觉。当吸气至比日常自然吸气稍多的五、六成满时,调整吸气肌、呼气肌的控制感觉;屏气一瞬间
3、立即慢慢的呼气。 呼气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尽量保持两助张开支撑感(实际仍会塌下收回一些); 二是,着重体会,在这种呼吸肌的配合中、靠腹肌收缩往外送气流的感觉。这一步练习主要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中,腹肌参与吸气、呼气控制、特别是收腹呼气的感觉。随着呼吸控制能力及隔肌与腹肌配合能力的增强,吸气量可加大到八、九成满,只需注意呼气时,仍不要有明显地“扼喉”感。 (二)、以慢吸慢呼方式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 1、慢吸慢呼,数数儿,延长呼气控制。 保持正确的基本呼吸状态下、慢吸气至八成满,然后,以大约每秒一个数儿的速度数数儿
4、:l,2,3,4.要吸一口气数数儿,中途不换气、不补气,并保证数字之间语音规整、声音圆润集中、音高一致、力度一致;出声则出气。不出声不漏气;开头的数字、气不冲声不紧,近尾的数字气不憋、声不噎。气竭则声停。注意数数儿时,声带喉头保持正常发声的通畅感,不因吸气较满呼吸肌紧张而扼喉。—般吸一口气数数儿持续时间达到30秒到40秒即完成训练要求。开始练习时,不要单纯追求所数数字的多少,重点应在锻炼呼吸发声的控制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呼吸控制力强了,数儿便会数得多了。 2.慢吸慢呼,数葫芦。 词如下: 一口气数不了二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
5、、三个葫芦、 数葫芦的呼吸控制及用声要求,同上一个数数儿的练习。一般达到一口气能数十五个至二十个葫芦即可。由于数葫芦接近说话状态,难度较大。但是练好了更容易结合话筒前用声用气的实际控制状态。 3、练唱舒缓、抒情的歌曲,锻炼随旋律乐句延长呼气发声的能力。 这个练习是为了训练呼吸控制能力,歌唱时用本声、中低音、接近于通俗唱法练习。比如,《草原之夜》、《赞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二、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练习 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实际运用中,吸气与呼气的配合有四种方式: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
6、吸慢呼。慢吸的训练一般是初学时采用,为了保证呼吸的基本状态能正确;在胸腹联合式呼吸有了一定基础后,则可以进行快吸的训练。而在这四种吸与呼的配合方式中,以快吸慢呼的配合方式,更符合说话用声呼吸控制的实际状况。所以,在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中,应以快吸慢呼的训练为主。 (一)、慢吸快呼的训练, 保持慢吸的正确状态吸气之后,用一口气尽量说又多又快的话、可以用简单重复的绕口令来练。 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2.班干部不管班干部。 (二)、快吸快呼的训练 快吸时应注意保持慢吸时“两肋打开、吸到肺底、腹壁站定”的基本状态,只是将
7、慢慢吸气,改为在不经意间一张嘴的一瞬即吸气到位。就象突然在远处发现了你正要找的人、准备喊他的瞬间吸气。 快吸慢呼的训练,可选练快板、戏曲、曲艺说白的贯口段子,要求呼吸控制急而不促、快而不乱、长而不喘。 1.快板儿书: 给诸位,道大喜,人民政府了不起! 了不起,修臭沟,上先儿先给咱们穷人修。 请诸位,想周全: 东单、西四、鼓楼前; 还有那,先农坛、天坛、八庙、颐和园; 要讲修,都得修,为什麽先管龙须沟? 都只为,这儿脏,这儿臭,政府看着心里真难受! 好政府,爱穷人,教咱们干干净净大翻身。 修了沟,又修路,好教咱们挺着腰板
8、儿迈大步: 迈大步,笑嘻嘻,劳动人民又心齐。 齐努力,多做工,国泰民先安享太平,享——太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