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14705
大小:2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4
《日语阅读教学方法之n1阅读技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语阅读教学方法之N1阅读技巧探讨 日语能力考试由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及国际交流基金会举办,是对母语为非日语的学习者进行的日语能力认定考试,也是就业、留学时衡量学生日语水平的重要标准。该考试始于1984年,2016年参加考试人数已达65万,为该类考试中最大规模。 由于应试考生范围不断扩大,目的趋于多样化,包括就业、留学、升职等,对考试的要求和建议也越来越多。主办方运用20多年来对日语教育和考试理论的研究成果及迄今为止积累起来的考试成绩数据,对日本语能力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版,并于2016年开始实施新版考试。 新考试在测试日语相关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考察考生实际运
2、用日语的能力,而阅读能力便是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新考试加大了阅读理解比例并增加了新题型。新考试分为5级,由高至低为N1至N5。本文以N1为例进行阅读答题技巧的探索。 一、N1阅读题型构成 N1对阅读能力的认定标准为:能够阅读有关各类话题的报纸社论、评论等逻辑性稍强、抽象度高的文章,理解文章的构成及内容。能够阅读有关各类话题的深层次内容的读物,理解上下文及具体的表达意图。根据此标准,N1阅读理解设置了各种题型,其构成如下。 N1分为“语言知识、阅读”和“听力”两个部分。阅读属于前者,总时间控制在75钟左右较合理。阅读题又可细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内
3、容理解4问 2.内容理解9问 3.内容理解4问 4.综合理解问 5.观点理解4问 6.信息检索问 二、各题型阅读法 短篇内容理解:抓住问题,有的放矢 短篇内容理解篇幅较短,200字左右,共4小题,每题一问,每篇文章答题最好控制在5分钟以内。由于文章短且只有一问,可先看问题后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提问形式是就划线部分提问,可以①理解划线部分的含义②重点考察划线部分前后的内容③比较各选项,找到正确答案。也就是说,在读短文时涉及答题的关键部分要认真分析,其它部分可略读。 中长篇内容理解:理清结构,把握中心 中篇约500字,共
4、3小题,一般每题3问,每篇文章答题时间最好控制在8分钟以内。长篇约1000字,1题,4问,答题时间10钟左右。中长篇文章较长,属于阅读部分的难点。阅读时可注意以下几点:①整体把握文章。根据关键词来推测文章主题,留意文章的结构特点来把握文章的行文结构,归纳总结出文章的大意。②边阅读边归纳。较长文章有时读下来感觉大意理解了,但具体意思又很模糊。因此可在阅读简单标注每段大意,抓住重点可以方便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也便于答题。③边理解边答题。长文章中会有针对某段或某句的细节问题,如对划线部分提问。这类问题可以阅读过程中即时解决,待读完全文后再检查确认,可做到事半功倍
5、。 综合理解:比较阅读,把握异同 本题为新题型,一般是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共600字,3问,答题时间约8分钟。综合理解题要求阅读围绕某个主题撰写的多篇文章,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综合比较的同时,理解这些文章,“评论、说明文、散文”以及“广告、通知、说明书”等各类题材文章都可能出现在试题中。综合理解的题头介绍中包含着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阅读。此类题目,可参考以下步骤:①根据题头介绍,了解这几篇文章的类型。②阅读问题,了解应该读取的信息。③阅读正文。阅读时要注意所需要的信息存在于哪篇文章中,多篇阅读的文章间是什么关系,做到有重点,有比较。另外此类题目常见提问形式有:这两
6、篇文章都涉及到的内容是什么?对该问题两个作者分别采取何种态度?等等。因此要特别注意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两个作者对同一问题的态度是赞成、批判,还是不明确。 观点理解:快速浏览,抓住主题 观点理解为1000字左右长篇文章,1小题,4问,答题时间10分钟。该题多为社论、评论等内容抽象且理论性很强的文章,4问中有一问就作者观点设问。该题主要考查对阅读材料进行归纳、综合和分析的能力,要求在阅读中抓住主要信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明确作者的主张和观点。把握主旨的阅读方法是略读,即通过快速浏览抓住各自然段的主题句,然后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长文阅读方法可参照“中长篇内
7、容理解”。 信息检索:整体把握文章,检索有效信息 信息检索也是新题型,大概700字,1小题,2问,该题相对简单,易得分,答题时间2-3分钟。信息检索题要求从广告、宣传册、通知、信息杂志、商务文件等实用性文章中,寻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该题不同于其他题型的是,题头介绍、问题以及选项存在于正文之前。此类题目,可参考以下步骤:①根据题头介绍了解文章类型。②阅读问题,了解应该寻找的信息。③大致浏览文章的信息分布,检索有效信息,对比选项,寻找答案。 三、阅读小技巧 1.看出处。文章后一般会标明出处,阅读前先看出处可以对文章内容、体裁有一定了解,帮助理解全文。 2.抓住
8、干。文章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