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

ID:11806342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4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_第1页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_第2页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_第3页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_第4页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基于农民“生存伦理”的视角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基于农民“生存伦理”的视角2008级社会学刘梦洋校园卡号320080937350【摘要】在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仍旧处在弱势地位,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而农民面对的经济风险却越来越大,农民的负担依旧很重。本文从农民“生存伦理”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农民负担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对策。【关键词】农民生存伦理后农业税时代农民负担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废止<中国人民

2、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九亿多农民彻底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免征农业税是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力措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但取消农业税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农民仍旧处在弱势地位,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而农民面对的经济风险却越来越大,农民的负担依旧很重。本文试从农民的“生存伦理”的视角,探讨后农业税时代农民负担主要表现形式以

3、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农民的“生存伦理”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马克斯·韦伯为我们描述了发生在19世纪末德国的一种奇怪的现象:收获时节,一些德国农场主为了不误农时,加快收获的速度,采取了提高计件工价的办法,希望能从农民那里获得最大可能的劳动量。农场主们一次又一次提高农民的计件工价,鼓励农民们提高劳动效率。但农场主们却遇到一个奇怪的困境,即农民们对工价提高的反应不是增加工作量而是减少工作量。农民们不愿多干活挣取更多工资,反而是减少工作量这一行为令当时的德国农场主们十分困惑。因为在古典经济学中,认为人都是

4、理性的,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农民们的行为却与古典经济学理论相违背。韦伯将这一违背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难题提出来,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农民学”兴起,詹姆斯·C·斯科特提出并阐明农民的“生存伦理”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就是人们都追求以最小的牺牲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自然地选择自我利益最大化,我们称此时的人的理性为“经济理性”。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则对“经济理性”的假设作了三个方面的修正: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完全理性化的假设;二是承认人的行为有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一面;三

5、是关注制度文化等因素对于个人偏好和目的的影响。社会学的选择理论可以归纳为:以宏观的社会系统行为作为研究的目标,以微观的个人行动作为研究的起点,以合理性说明有目的的行动[1]。我们称此时的人的理性为“社会理性”。“生存理性”的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根据长期对东南亚农民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其核心是农民的“生存伦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因此,在斯科特看来,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农民的一种特殊的生存伦理。6第6页共6页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探析——基于农民“生存伦理”的视角斯科特认为,“生存

6、伦理就是根植于农民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之中的道德原则和生存权利”[2](P8)。生存伦理存在于大多数的前资本主义农业社会里,那时的农民面对着严重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他们生活在贫困的边缘线,正如书中R·H·托尼的话,“有些地区农村人口的境况,就像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2](P1)因此农民们很少按“经济理性”的收益最大化原则去进行生产,在强大而严酷的生存压力面前,农民们选择的是较低的风险分配和较高的生存保障,而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农民们把生存作为一切行为所围绕的最基本目标,这

7、就是农民的“生存伦理”。农民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遵循的另一个生存原则就是“安全第一”。比如,农民倾向与选择风险共担但收益稳定的“分成地租”,而不愿意选择风险更大但有可能收益更高的“固定地租”,因为“分成地租”在大部分的时候能够保障农民的生存,遇上灾荒年月,地主会帮助农民度过难关,地主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保护了农民的生计;而“固定地租”虽然可能为农民带来更大收益,但它把灾荒所造成的风险全部压在了农民身上,降低了农民的生存安全,不为农民所接受。也就是说,农民在评价土地使用制度和税收制度时,并不是看地主“拿走了多少”,而是看“自己能够

8、剩下多少”,制度好坏的评价标准就是看租税之后自己剩下的能否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这就是农民的“生存理性”。斯科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围绕生存伦理这一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它“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其成员由于有限的技术和变幻无常的自然条件而必然遭遇的风险”[2](P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