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ID:11764451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_第1页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_第2页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_第3页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_第4页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呼唤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它引发的经济革命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的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对世纪的三大特征。也有人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之为“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可以预言,在对世纪,人类在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种种恩惠的同时,会进行更加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是民族凝聚力

2、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知识革命”。近30年人类知识总量翻了一番;未来的30年知识总量将翻三番。随着“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2-5年,网络技术更新周期缩短为8个月。有的专业的大学生进校时学的知识到毕业时有些已经陈旧。知识结构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科细化、过分系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对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与创新将成为人

3、们追求的时尚。另外,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正在改变着人类文化的传递方式,也正在改变着教育。教育突破现有的时空,实现资源共享。这必将引起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同时,新世纪人类面临各种困扰自身的问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贫困,这些问题都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从教育上说,这些行为的产生与“维持性学习”形成的“撞击式”思维方式不无关系。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要由“撞击式”思维方式转变为“预期性”思维方式,相应地要由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为了从容面对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挑战,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

4、必须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大家的共识是: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才有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在新世纪之初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召集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号角。课程改革的目标的认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

5、效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最终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涵盖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是新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在领会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时,要十分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课程应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目标。大

6、多数国家认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涵(或者说基本素质构成)是:有健全的价值观,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善于探究与发现;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包括交往能力;有生态、伦理意识,能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些概括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并将这“四个学会”视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也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二是改革现行课程过分注重智育和知识传承的倾向,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也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关注点。即使是受儒家教育、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重记忆、重知识传承的很多亚洲国家

7、,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都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现出来。新加坡、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都先后在义务教育课程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板块。如,香港在2000年9月颁布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中,将“专题研习”列为课程改革的四个关键项目之一。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再是记住更多、更深的知识。就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办法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具有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一个是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8、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