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5518
大小:166.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2-07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一)时代的发展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
2、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
3、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二)
4、世界各国的应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1.英国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四项发展目标。①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②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③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④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2)六项基本技能: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
5、;改进学习;解决问题。(3)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①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②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③社会:追究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④环境: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2.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6、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对挑战”,最近更是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3.日本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2)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3)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4)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4.韩国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
7、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综上所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点是:调整培养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改革评价方式。(三)中国的现状1.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教育层次要求的提高;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教育体系的公平性要求的提高。2.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
8、迫性。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