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十一章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

ID:11733396

大小:2.6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7-13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_第1页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_第2页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_第3页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_第4页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丑与荒诞一、丑在近代受到关注二、中国美学中的丑三、荒诞的文化内涵四、荒诞的审美特点五、荒诞感丑的含义1以斯泰斯为代表,认为凡是体现在对象中而能为感觉或想象所把握的某种感受主题,都是审美的,把不属于审美领域的超感觉对象称为“不美的”,而不称之为“丑”,并且认为,丑是美的一个品种,对它的感受所引起的痛苦是道德的而不是审美的,这痛苦通常被来自对象整体的审美愉悦所克服。2以鲍桑葵为代表,认为凡是能向观察者表现其情感特质的某种感性结构都是审美的,而属于其否定面的就是一些完全缺乏情感色调的东西。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通常

2、被认为丑的东西,大多数是由于“观察者的软弱”而引起痛苦的感受,因此它们应更适当地称为“困难的美”。一、丑在近代受到关注丑的概念的辨析1丑是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2丑不等同于恶罗丹《欧米哀儿》波德莱尔《恶之花》丑的审美价值1丑作为美的对照和衬托2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丑做为一个审美形态有自己的审美价值1丑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凡高《吃土豆的人》2丑能够显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巴黎圣母院》我总感到令人窒息的恐怖    与黑压压蜂拥而至的幽灵向我猛扑,    要把我引向变幻不已的道路,    而天际的血雨腥风又偏

3、偏从四面八方围困我的前途。——波德莱尔《入地狱的女子》丑的发展历史(1)原始时代,丑以怪诞凶恶的面貌出现,但这一怪诞凶恶在当时并不认为是丑,尔认为是美,或者美丑部分,美丑混杂(2)古典时代,从古希腊到19世纪,这时期高唱美的赞歌,梅酒是美,丑就是丑,美丑分明(3)西方现代主义时代,一方面回到辽原始时代,美丑不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的发现丑,表现丑,把丑当作美,美丑不分亚里士多德联系喜剧来谈丑,是最早把滑稽与丑联系起来的为什么说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1)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

4、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2)19世纪和20世纪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也是人类造灾难的时代(3)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重重的纪行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丰富化,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却高度个人化,孤独化,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丑的形式特点优美是和谐,丑是不和谐。丑的美感一种混合的感情,有苦味的愉快,有痛苦的快乐。愉快从何而来?丑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愉快1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让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2艺术作品用美的形式表示丑的内容二、中国美学中的丑中国美学上的“丑”有自己独特的文

5、化内涵,有以下四种1显示宇宙的生命力2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3融入了艺术家对人世的悲愤体验4发掘和显现了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一、丑显示了宇宙的生命力庄子认为丑和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转化。庄子让“丑”进入了审美领域艺术品要有“生意”,即表现宇宙的生命力,丑也可以成为美米芾,刘熙载二、丑显示了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庄子在《人间世》、《德充符》写了一大批残缺、畸形、外貌丑陋的人,但是却有很高尚的品格庄子认为人的外貌的丑,更加能突出人物的内在精神的崇高这种审美观使得中国古典艺术的长廊里增添了一系列的清

6、丑奇特的审美意象三、丑融入了艺术家对人世的悲愤体验韩愈、杜甫的诗句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足以影响中国书学领域。宁追求古拙而不能追求华巧,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宁可写得丑些甚或粗头乱服,也不能有取悦于人、奴颜婢膝之态,寻求内在的美。宁追求松散参差、崩崖老树、也不能有轻佻浮滑,自然潇疏之趣,远胜品性轻浮之相。宁信笔直书、无需顾虑,也不要描眉画鬓,装饰点缀,有搔首弄姿之嫌。傅山《草书千字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

7、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四、丑显现了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金瓶梅三、荒诞的文化内涵荒诞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产物,意蕴是西方现代文化荒诞出现的原因1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2宗教没落,信仰丧

8、失,人失去精神的支柱荒诞最突出的品格是反叛。1是返回自然,拒绝这个社会,是嘲笑现实的荒诞和无意义2是返回自我,嘲笑人类理性的虚伪达利《带抽屉的维纳斯》其艺术特点为: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四、荒诞的审美特点平面化、平板化、价值削平平面化:不把实体看做是完整的整体,看到的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