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24121
大小:142.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13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学习笔记整理完善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特殊需要学生盛永进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筹)第一讲: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相关概念—特殊需要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讨论:个别差异
2、一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吗?1.个体之间有高瘦胖矮是否为个体差异,是否引发特殊教育需要?2.视力有1.2与1.5之差是否为个体差异,是否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小结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语言差异、地域差异学生)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超常学生、障碍学生(残疾、问题学生))术语说明:障碍——残疾“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
3、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7类)中国台湾: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即超常或天才)等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美国: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
4、Individual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ImprovementActof2004,简称IDEA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见下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特殊需要学生、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三、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1.概念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
5、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出来的过程。2.原则: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3.过程小结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普校教师的任务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向学校和家长反映情况,为干预、诊断和评估提供信息,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四、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一)障碍学生的非典型发展非典型发展,又称异常发展,是指个体在发展的阶段、速率以及身心某些方面并不按照大多数学生所遵循的发展模式不断
6、地生长和变化,而是超出了正常发应有的区间范围,呈现出一种“异常”特征。案例重度智障碍儿童:10岁还不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34超常儿童:3岁会心算1亿减1等于几的算题,4岁会进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5岁半懂得“正负数”、“0”的概念,以及负数的减法。(二)残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残疾影响学生发展的领域:身体发育、感觉运动、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行为交往、生活自理(三)残疾可致代偿功能强化代偿是指当体内出现代谢、功能性障碍或组织结构受损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组织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结构形态变化来补偿的
7、过程。(四)残疾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金字塔目标分层设计)小结:特殊需要学生融合教育的关键提供支持服务,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第二讲:融合教育概述一、融合教育的概念教育隔离:不同教育体制之间隔离(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同一教育体制内的隔离(种族、身份、性别、贫富、地域……)融合教育:同一体制内接纳所有学生的教育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
8、的发展。•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本课融合教育主要指——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即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显著性,旨在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促进其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残疾学生的教育我国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10类障碍学生的融合为何要“融合教育”?起源对特殊教育隔离安置的反思早期隔离安置模式:弊端隔离(排斥、标签化、歧视、不平等、低期望)——融合(接纳、去标签、尊重、平等)二、融合教育的演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三阶段)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特殊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