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

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

ID:11723844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3

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_第1页
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_第2页
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_第3页
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要实现三个转变教育发展到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感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经历着由于技术的界入而发生的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地变化,加上新一轮课改的理念,使得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改革进程中如虎添翼。今后五至十年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课。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来,我校信息技术课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但是,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教材选用和教法创新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笔者认为,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把握以下几个转变至关重要。一、实现由单一技术工具

2、教学向与学科整合式教学转变信息技术课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局面,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促进了教学手段现代化。但是如果仅仅把信息技术课堂视为传授计算机知识、操作技术或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舞台,那就没有理解开设信处技术课的真正意义。这好比一个人拥有一支非常好的笔并不意味着他能写出好文章、绘出好图画一样。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旨在推进教学过程的变革,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全身功能的利用,加快教学进度,改善学习效果,并且给学生更多、更新颖的刺激,致使学生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能得到大量发展,并激发其创造出

3、思维的不断发展。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曾把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金字状,塔基部位对应做的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和参加演戏;塔中部位对应观察的经验,包括观察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和录音、无线电、静态图画;塔尖部位对应抽象的经验,包括视觉符号和言语符号。在这个知识获取的结构的每个部分,都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的支持。我国1999年以前的中小学教育处于“塔尖之舞”,塔基及塔中部位的教学十分溃乏。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特别是综俣关践课和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一定会打破和改变这种局面。

4、因为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必然会改变几千年亘古不变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明确信息技术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和参与创造这种文化形态的亲合力,师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数字化学习的模式,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应用软件操作技术以后,师生可以围绕课题拟定任务,努力探索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这一方面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另一方面给学科教学也带来了生机。在确定目标以后,出示示范作

5、品,一般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的确定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但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现完美,富有个性。如同样是电子板报,其内容可以反映正在学习的文理不同学科知识,甚至利用校园网、互联网加以扩展。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自主、探究、合作,贯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绩效技术这样会带来更多的知识牵引和交融,学生的综合素质无颖得到提高,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辅导要做到精心、细心、耐心,在辅导学生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创新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会带动更

6、多的协作式、探究式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信息技术课真正成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二、实现由只重知识、技术教学到以人为本,渗透德能教育、情感教育的转变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片面地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只注重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信息素养”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情感教育。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这是在大众文化层面上的,对未来社会劳动者的一般性的要求。面向大众的计

7、算机和网络技术会越来越显现这样一个特征,它既是大众工具又是社会环境。信息技术教育的更深刻内涵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理性操作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信息技术文化内涵,形成健康的信息意识,能自由地畅游于信息文化之长河。当前,教育学生养成有道德地、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很重要。健康的信息文化素养的形成,网络道德等网络文化规范的潜移默化,应该在不断的信息实践中产生,而不是在简单的说教中产生。目前我校还没有开通Internet,但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的学生在Word文档中或在Win98桌面上放入不健康的文字内容时有

8、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抓住时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观,养成信息技术情感和伦理道德修养。我们看到,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学生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不受拘束的“漫游”提供了可能。这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扩大带来了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陷入网络污染和网络犯罪的陷阱之中。信息技术课应提醒、教育学生明辩是非,加强自律,免受不恳请信息内容的影响与毒害。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的内容也是很多的,例如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