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

ID:11704103

大小:7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3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_第1页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_第2页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_第3页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_第4页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重建中国的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引言:“中国”作为问题与作为问题的“中国”也许,“中国”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  在我们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冠以“中国”之名的著作,仅仅以历史论著来说,就有种种中国哲学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等,在我们的课堂里,也有着各式各样以中国为单位的课程,像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文化等等。通常,这个“中国”从来都不是问题,大家习以为常地在各种论述里面,使用着“中国”这一名词,并把它作为历史与文明的基础单位和论

2、述的基本前提。可是如今,有人却质疑说,有这样一个具有同一性的“中国”吗?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它能够有效涵盖这个曾经包含了各个民族、各朝历史的空间吗?各个区域的差异性能够被简单地划在同一的“中国”里吗?美国学者杜赞奇(PrasenjitDuara)一部很有影响,而且获得大奖的中国学著作,名称就叫《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RescuingHistoryfromtheNation),一个美国评论者指出,这部著作的诞生背景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国族主义情绪高涨和族

3、群关系日趋加剧的地区”,因此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及其历史脉络,而这一问题直接挑战的,恰恰就是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1。这些过去不曾遭遇的质疑,可能使这个天经地义的“中国”,突然处在“天塌地陷”的境地,仿佛真的变成了宋词里说的“七宝楼台,拆来不成片段”。本来没有问题的论述如今好像真的出了问题,问题就是:“中国”可以成为历史叙述的空间吗?  至少在欧洲,对于民族国家作为论述基本单位的质疑,是出于一种正当的理由,因为民族国家在欧洲,确实是近代以来才逐渐建构起来的,它与族群、信仰、语言以及历史并不一定互相重迭

4、,正如福科(MichelFoucault)所说,地图上的国界只是政治权力的领属空间,而作为政治领属空间的国界也不过就是地图上的国界2,与其用后设的这个政治空间来论述历史,不如淡化这个论述的基本单位。所以,就有了类似“想象的共同体”这样流行的理论3。至于“中国”这一历史叙述的基本空间,过去,外国的中国学界一直有争论,即古代中国究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民族─文明─共同体”,还是从来就是一个边界清楚、认同明确、传统一贯的“民族─国家”?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者来说,很长时期内,这似乎还并不是问题,因此也不屑于

5、讨论。  应当承认,超越简单的、现代的民族国家,对超国家区域的历史与文化进行研究,是一种相当有意义的研究范式,它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切合“移动的历史”本身。而且,也不能要求欧美、日本的学者,像中国大陆学者那样,出于自然的感情和简单的理由,把“中国”当作天经地义的历史论述同一性空间4,更不能要求他们像中国大陆学者那样,有意识地去建设一个具有政治、文化和传统同一性的中国历史5。所以,有人在进行古代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描述时,就曾经试图以“民族”(如匈奴和汉帝国、蒙古族和汉族、辽夏金和宋帝国)、“东亚”(朝鲜、日

6、本与中国和越南)、“地方”(江南、中原、闽广、川陕)、以及“宗教”(佛教、回教)等等不同的观察立场(当然,也包括台湾目前的“同心圆”论述),来重新审视和重组古代中国的历史。这些研究视角和叙述立场,确实有力地冲击着用现代领土当历史疆域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做法,也改变了过去只有“一个历史”,而且是以“汉族中国”为“中国”的论述。但是,需要问的是,这种似乎是“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方法和立场本身6,是否又过度放大了民族、宗教、地方历史的差异性,或者过度小看了“中国”尤其是“汉族中国”的文化同一性?因为它们也未

7、必完全是根据历史资料的判断,有可能也是来自某种理论的后设观察,比如现在流行的后殖民理论的中国版,那么,它背后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如何理解?特别是,作为中国学者,如何尽可能地在同情和了解这些立场之后,重建一个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这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心话题。  一 从施坚雅到郝若贝:“区域研究”引出中国同一性质疑  1982年,郝若贝(RobertHartwell)在《哈佛亚洲研究》上发表了题为《750-1550年中国人口、政区与社会的转化》(Demographic,PoliticalandSoc

8、ialTransformationofChina750-1550)的论文,他认为中国在这八百年来的变化,应当考虑的是(一)各区域内部的发展,(二)各区域之间的移民,(三)政府的正式组织,(四)精英分子的社会与政治行为的转变,他把唐宋到明代中叶的中国历史研究重心,从原来整体而笼统的中国,转移到各个不同的区域,把原来同一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分解为国家精英(Foundingelite)、职业精英(professionalelite)和地方精英或士绅(localeliteor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