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00124
大小: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朗读的节奏划分(改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划分说明: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察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文句停顿的规律:总起来说,应把握“两个原则”,遵循“八个规律”。一、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①“今/天下三分”(《出师表》)“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是两个词
2、。“中”是其中,“间”是夹杂,两个词不能连读。③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为古今异义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1.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②余闻之也/久。(《伤仲永》)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也”表提顿,按意义应归于前。二、八个规律1.主谓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城/非不高也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④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⑦其一/犬坐于前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①必有/得天时者矣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④居/庙堂之高⑤尝求/古仁人之心⑥受任/于败军之际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如:①盖/大苏泛赤壁云②然则/北通巫峡③夫/环而攻之而不胜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⑥故/君子有不战4.语句倒装处(特指状语后置)要停顿。如: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③躬耕/于南阳④告之/于帝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①是/进亦忧,退亦忧②是/知也③是
4、/地利不如人和也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如: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夫环而攻之/而不胜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一定看好题目所要求的划分几处,依意群来标示。7.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后要停顿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8.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
5、: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八种方法,而这八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三、特殊说明:1.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地名人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错误。虞山王毅叔远甫/刻①虞山是山名。②他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对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停顿应体现出省略成分:一鼓/作气,再(
6、鼓)/而衰,三(鼓)/而竭。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①今齐地/方千里②今/天下三分4.表时间和方位的词后边也应稍作停顿。如:已而/夕阳在山四凭借语感从大处着眼如余闻之也/久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