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

ID:11679969

大小:7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3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_第1页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_第2页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_第3页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_第4页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_第5页
资源描述:

《02王晖_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doc - 山东省情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志编纂基本理论与方法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王晖一、方志学基本常识方志是记述某一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情况的资料性科学文献。记述各个方面情况的为总志,记述某一方面情况的为专志。方志概念诞生于周,方志的雏形地记、地志萌芽于秦汉,郡书起于汉晋,图经演变于隋唐,方志定型于两宋,盛行于元明清,空前发展到当代,已历经3000余年历史。  (一)方志概念“方志”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方”同“邦”,在商代、周初是对周围少数部族的称呼,如当时将西北方少数民族称鬼方。中国古代国家最初形态是部族式邦国和小国寡民式的方国。西周王朝,周公旦摄政时封邦建立71个方国,总结夏殷的统治经验

2、,制作典章礼乐各种制度,汇编成《周官》,汉代古文经学家将其改名《周礼》。《周礼·春官》记载:“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小史掌邦国之志。”四方即指诸侯方国。《周礼·地官》记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方志就是方国之志。东汉郑玄作注:“方志: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观博古所识。”“志”通“识”,又作“誌”,即记述。方志即方国情况的记述。《尚书》记载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19年)制礼作乐,以此推算,“方志”概念诞生至今已有3000余年。(二)方志与史志与史在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的关系。1.古方志就是古国史。《后汉书·西域传》提到西域有“二汉方志”,但先秦至西

3、汉的方志已全部失传。“古方志”到底是什么书,郑玄《周礼注疏》曰:“志,记也。谓若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近代傅振伦认为:“墨子所称燕宋齐周等春秋及百国春秋,孔子所见百二十国宝书,皆周外史所掌四方之志也。”宋人郑樵说:“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清代章学诚认为:“外史掌四方之志……是一国之全史也。”近代梁启超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众多史志学家认为方志是最古之史,是因为“在司马迁当时,大家只知道有经学、子学、文学这些观念,而没有史学的独立观念。”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69页,三联书社2004年2月版。古代只有史官,没有史学概念,史书也没有统一

4、名称,如先夏时期中国四部著名的史籍分别叫《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九州之志,谓之《九丘》”,志涵盖百国宝书古国史。正史除《三国志》外,一般用“书”命名,唐以后才出现以“史”命名史书,明代才出现“历史”概念。张革非《中国方志学纲要》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即方志不仅是古史之作品,而且是古代史书的起源。”可见最初形态,“古方志”就是古国史,史志合一。2.史中志是史书体裁之一。东汉班固作《汉书》,将司马迁《史记》八书体改为十志体,志的概念发生变化,从此正史大都设立了志,这种“史中志”不是方志,而是史书的纪、表、志、传四大体裁之一。3.今方志是历史

5、的姊妹学科。“古方志”由古国史演变成正史,志成为史书体裁之一的“史中志”,史志合又分置,在国为史,在郡为志,兼收并蓄地理等内容,逐步形成今之独立的方志学科。(三)方志起源与发展1.方志起源。古方志与古史同源,今方志在正史之外,另有一支源流,其源头为《山海经》和《禹贡》。《山海经》是由《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其中《山经》成书最早,约在战国时期,记述巴蜀、楚国和其他40个方国,550座山,300余条河流以及这些地区的山水、民情、特产、祭祀、巫医、怪异、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等。《山海经》原是以图为主的《山海图经》,“经”是“图”的文字说明,后来图散失了

6、,变成有文无图的《山海经》。《山海经》其中《山经》每经之后的文字均有一概括之句:“右《南经》之山志。”“右《西经》之山志。”“右《北经》之山志,”“右《东经》之山志。”“右《中经》之山志。”先后五次自称“山志”,说明该书自我界定为志书性质。《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此篇成书于战国至秦汉间,约1200字,它假托夏禹治水以后,将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分别记述九州的疆域、山脉、河流、土地、物产、田赋、交通和民族分布情况。《山海经》偏重于自然地理,《禹贡》偏重于人文地理,这两部著作内容与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的地记、地志和图经,多仿其体,因

7、此,这两部书既是地理书的始祖,又是方志之滥觞。2.方志雏形。方志多源,与史同源实名方志,古方志已消亡;与地理同源,名目繁多,过程漫长。秦汉至隋唐时期,方志是以地记、地志、郡书、图经等形式流传。秦统一中国后,舆图地志之作续有纂辑。《史记》载:刘邦入咸阳,萧何在秦丞相府获御史律令图书,“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两汉时期,郡国地志已成为中央政府的征录之书。《隋书·经籍志》云:“武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这些被称为某州某郡“记”、“图经”、“志”、“传”,大多不成体系,见诸方志雏形的是东汉袁康、吴平《越绝

8、书》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