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寻觅逝去,展望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寻觅逝去,展望未来大学最美好的两年时光已经匆匆而逝,我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抉择。我想说,时间飞逝,我的大学,一半的大学时光,就这样结束了。最近走在校园里,我能感受到几分社会的气息,不久我也将走向那里。让我忍不住感慨起来,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许许多多的新环境,告别这熟悉的味道。那我究竟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是欣慰还是遗憾,一阵思绪涌上心头。高中时,我把考取大学作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大学是自由的天堂”,仿佛是一个传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可是,大一刚进入大学,面对新环境,让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抱怨和孤独占据了我整个身躯(由于是白云校区的拓荒者)。
2、现在回顾——大学的前两年,作为我人生历程的一个新起点。至今,我仍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感觉记忆犹新,报道那天父母送我过来。走在漂亮的校园,我对未来四年的生活充满着憧憬。然而时间过的好快,一晃而过,如今我们已是大三的学生,曾经那些好奇和不适应已变为熟悉和习惯。即将离开面临许多的抉择,是去那陌生的社会,还是继续深造?大学是真正独立生活的开始,相应的对自立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住集体宿舍、自己洗衣服……生活没了父母的照顾,一切都要靠自己。既然我们走过,即使我们没能力为它留下什么,也要保存一些关于它的回忆。这样才不枉我们经历过的大学生活,记住曾经出现在我
3、们生命里的那些人和事,不管他们带给我的记忆是怎么样的,学会宽容和关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磨砺,能加快我们的成长,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长与他们、与大学有关。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由于最近在规划,也刚好选秀了这门大学学习学),可以让我回忆大学前两年的点点滴滴,梳理我的心路历程,对过去的总结,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认清自己,也是一种收获。大学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回忆过去,或许能找到答案。刚进入学校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又远在他乡,不由得我会默默地想我家乡的亲人、朋友、同学。可是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群体里的一个个体,每个人都离不开群
4、体。我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我要在这建立一个自己的生活圈,这时候选择什么样的人交往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都不熟悉,况且现在所交的朋友将对我整个大学生活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有人说,大学同学应该是一生的朋友,尤其是三年(大四基本实习时间)来朝夕相处的舍友。我们宿舍的几个男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当然只有我一个人是外省的),性格各异。平时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打打闹闹,天南海北的聊一通,开开玩笑,生活过的也是很惬意,很高兴认识这么一帮朋友,我想他们是我关于大学最宝贵的记忆,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大学友情是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同样大学的人际交往也是一样。人际
5、关系,在大学之前完全不必考虑。大学与高中不同,它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自然的,人际交往变成一个重要的必修课,它不同于其他学生时代的情谊,不仅在学习中,更多的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难免有些小矛盾,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小矛盾便是人与人相处的学问,也是成长中的必修课。并且在大学的几年中,每个人要接触的不仅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更多的对外机会。比如利用课外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或者打工,赚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会使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让我认识到,我们眼睛中不能只有自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客观地去看待问题。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矛盾不
6、再是破坏同学感情的借口,而成为加深彼此了解的途径。我们从高中升入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后,发现,大学不是高中老师同学们传说的那样“自由”它还是要学习,并且要比高中学的更多更深。就感到虚度时光的日子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多花点时间接触社会,了解专业,掌握专业,明确要从事本专业所需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从而为专业学习提供导向。目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还通过选修课等方式,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头脑。以求确定毕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方面,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我听从了老师的意见,培养自己的素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技能,给以后的
7、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更广泛的接触到了我所感兴趣的领域。在这两年的学习中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同时我总结出一套设和自己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享受着我的学习过程,也在学习中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认识到了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完善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将所学为我所用。从身边的同学身上也能学到许多。学习不只停留在课本里面,它更是体现在生动的社会经历上。走过两年的大学生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完善自我,积累人脉,为今后就业做准备。社会实践是我们了解、深入和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
8、的重要途径。当然,现在的我从心理到社会认知度,都逐渐成熟,少了虚幻,多了务实。虽然已经有了相对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又不具备充分的辨别能力,盲目的无意识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