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

ID:11648303

大小:18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3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_第1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_第2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_第3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_第4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试题导入(2013年高考·浙江卷)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图一秦灭六国示意图【解析】本题主要以图片的方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图中①是灭楚路线,②是灭韩路线,③是灭魏路线,④是灭赵路线,⑤是灭齐路线,⑥是灭燕路线,故A正确。【答案

2、】A二、试题延伸:(结合高考题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还能看出哪些信息?(提出问题,链接教材)1、秦灭六国的过程,可以反映出秦国怎样的外交谋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讨论:2、正确的谋略对于秦国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还有哪些?①观察、思考、解答问题,相关内容阅读教材第8页②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在课堂上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①直接呈现高考试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②8/8成功开始于周密的计划1、秦能完成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对吗?(不对,秦统一的根本原因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只是秦朝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小

3、结:秦统一六国的原因:①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局部的统一。③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④民心基础,经过长期的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⑤主观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三、教材延伸(深挖教材,向内延伸)材料一、教材“秦朝疆域图”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性,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③在教学中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方式。④引导学生复习要立足教材,狠抓基础。8/8成功开始于周密的计划图二秦朝疆域图材料二、秦统一

4、六国之后,国土面积空前扩大。关于如何治理幅员辽阔的国家呢,《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兴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伤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1、本段中王绾和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

5、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王绾的主张是分封制,理由是: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李斯主张是推行郡县制,理由是郡县制可以使天下安宁。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3、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除了推行郡县制,还有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③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对基础知

6、识的掌握程度8/8成功开始于周密的计划图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示意图②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④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4、在材料二中,丞相王绾和李斯关于地方行政体制的观点发生了对立,实行分封制还是推行郡县制,最终由秦始皇做出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段材料还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征。5、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什么特点?(皇帝独裁

7、)6、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是否实行郡县制,皇帝一人说了算,为什么还要进行宫廷辩论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④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学科大厦的砖石,弄懂基本概念很重要,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8/8成功开始于周密的计划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怎样做?(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