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

ID:11627897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3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_第1页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_第2页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_第3页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_第4页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1]。这些联合体常常冠以“体系”、“系统”或“网络图书馆”等名称,其实质都是以联盟的形式在地区、全国或更大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或某一方面的合作,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1、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协作活动,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由于经费来源、通信联络和读者获取文献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大多是起源于一个地区内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活动。作为现

2、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联盟的发源地美国,早期的大学图书馆联盟的形成与地理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如在联盟刚刚兴起的20世纪30年代初期,许多州的公立大学图书馆都开始了不同层次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资源共享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卡罗莱纳州的“三角研究图书馆网络”[2]。当今图书馆联盟的顶尖代表OCLC,也是由当初一个州的图书馆联盟发展而来。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开始具有网络化的雏形,呈现日益显著的效益。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

3、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依托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馆际合作计划,并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把这些合作稳定下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呈现了国际化趋势。1997年,来自世界各地图书馆联盟的代表在美国丹佛成立了“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ICOLC),也被称作“联盟的联盟”。根据2002年底统计,参加ICOLC的各国图书馆联盟有155个[3]。国内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联盟活动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发轫于地区内图书馆之间的协作。19

4、51年,上海新闻图书馆编印了《上海各图书馆藏报纸调查录—附新闻学图书馆目录》,共收录56个图书馆收藏的中外文报纸,这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个馆际合作的联合目录。此后图书馆界的协作日趋活跃。80年代在一些省出现了大学图书馆之间现代形态的合作组织,如“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协作组”等。90年代以来,在一些经济技术条件和网络通讯设施较好的发达地区,开始出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系统,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建立的北京“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APTLIN),成

5、为我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探索与实践的先行者。与发达国家图书馆联盟发展历程不同的是,由于经济体制的传统和差异,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掌握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因而国内图书馆联盟的蓬勃发展是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公共及科研等全国性的行业系统内文献共建共享项目的建设。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财力的增强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各行业系统都着手建立本系统内全国性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如:教育部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立了“全国中心—地区中心—高校图书馆”三级保障

6、体系,被认为是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全国性解决方案。文化部2002年开始实施的“8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了一个由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和县、乡、社区基层网点组成的联网服务体系。这些国家级系统的运行实践,为各地和其他类型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提供了经验,促进了图书馆联盟建设高潮的到来。一些地方强化行业系统地区级文献中心在本地区文献共享服务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建立了以地区中心为主导的省级或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如1998年,江苏省以CALIS华东北地区中心南京大学图书馆为核心,建立了“江苏省

7、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一些地方政府出面,组建跨行业系统的图书馆联合体。一些专业图书馆组成了学科特色鲜明的协作组织。由于模式灵活,功能各异,协同发展,网网互联,这些联盟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具有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和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功能的崭新的图书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本行业、本地区,以至全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面貌。    2、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尽管各个图书馆联盟的组织机构、发展历史和持有的目标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宗旨都是为了降低图书馆的运行成本,改善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条件,因而联盟的发展

8、一直与联盟的功能演变息息相关。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前的联盟,主要功能多是编制联合目录、采购协调、馆际互借等。1972年,RuthPartrick撰写的研究报告中,把当时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联盟的任务总结为借阅特许、馆际互借服务、联合目录或资源目录共享、复印优惠、参考咨询服务协作和传递服务等六项[4],这六个传统服务项目仍是今天美国图书馆联盟的基础服务。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图书馆联盟增加了许多以前没有的内容和任务,如:创建新的业务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