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ID:11611028

大小:10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3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一个城市的经济怎么样,取决于它的产业怎么样,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选择发展哪些产业。广州市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在过去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广州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今天我们将通过介绍广州产业发展背景、产业发展历程、“9+6”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使大家能够对广州产业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能有一个比较清

2、晰的概念。一、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历程建国以来,广州产业结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4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4%、33.0%、39.6%,基本上是“三分天下”,以传统商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略为占先。之后,在当时“重生产轻流通”,把广州建设成为“工业生产城市”的方针指引下,广州逐渐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生产体系。到1978年,广州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为11.7%、58.6%、29.7%。改革开放以后,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按照“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来进行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到“九五”22期末的200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3.97:43.44:52.59,第三产业占了半壁江山。到2011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7:36.8:61.5,经济结构实现了由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主导的历史性跃迁。(一)80年代:轻纺工业巨大成功推动广州重新跻身国家主要中心城市行列上世纪80年代,广州大力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轻工业在“六五”和“七五”期间迅速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1%和14.5%,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5.3%和64

4、.2%,到1988年达到65.96%,在全国十大城市居第一位,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产业成为广州工业的支柱产业。轻纺工业的大发展较好地促进了城市经济起飞,从1989年开始,广州的经济总量就一直牢牢的占据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第三位。(二)90年代:工业在曲折中向适度重型化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90年代后,广州将电子、汽车、摩托车、日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石油化工、钢铁等十大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根据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趋势,广州在“九五”规划中又及时将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化工、建筑与房地产、金融保险

5、、商贸旅游等六大产业明确为支柱产业。(三)“十五”时期:三大支柱产业有力带动工业重型化取得巨大成功22在“十五”规划中,广州明确工业将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石油化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工业重型化成效显著,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成为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其中汽车工业的成绩令人瞩目,日本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公司都已在广州布点生产,随着汽车零配件企业跟进,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2004年,广州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所占比重。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3%。(

6、四)“十一五”以来:工业重型化和服务业高端化带动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一五”期间,广州提出继续重点发展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同时将生物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化升级、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产业组织向集群集约化发展、产业布局向主体功能区战略转变、产业环境向便商利商方向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重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接近70%,三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汽车产量达135.84万辆,轿车产量全国第一。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商贸会展、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速超过2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

7、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到2011年,广州产业发展已实现“四个超60%”: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2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二、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选择从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廉价劳动力、土地、初级资源等,竞争力处于物质资源推动阶段,重点产业只能来源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

8、业。在工业化中期,社会分工逐渐深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大规模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入所带来的规模效益,竞争力处于资本投入驱动阶段,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以及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工业重型化发展阶段结束,服务业主导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