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网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A.严复B章太炎C梁启超D孙本文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A.涂尔干B韦伯C孔德D斯宾塞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A.达尔文B涂尔干C斯宾塞D韦伯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A社会学原理B社会静力学C社会学研究D社会学大纲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
2、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初至二战D.二战以后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A李景汉B陈达C许仕廉D陈翰笙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A上海圣约翰大学B厦门大学C上海浸洗学院D燕京大学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A享乐主义B权力主义C悲观主义D乐观主义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
3、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A文化的角度B个性发展的角度C社会结构的角度D气候的角度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A.角色扮演B.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16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最早提出来到.A,库利B,斯宾塞C,
4、滕尼斯D,孔德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A,一人以上B,两人以上C,三人以上D,四人以上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A.严复B章太炎C梁启超D孙本文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A.涂尔干B韦伯C孔德D斯宾塞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A.达尔文B涂尔干C斯宾塞D韦伯5,严复将斯宾塞的(C)
5、译作〈〈群学肄言〉〉.A社会学原理B社会静力学C社会学研究D社会学大纲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初至二战D.二战以后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A李景汉B陈达C许仕廉D陈翰笙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A上海圣约翰大学B厦门大学C上海浸洗学院D燕京大学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A
6、享乐主义B权力主义C悲观主义D乐观主义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A文化的角度B个性发展的角度C社会结构的角度D气候的角度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A.角色扮演B.
7、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16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最早提出来到.A,库利B,斯宾塞C,滕尼斯D,孔德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A,一人以上B,两人以上C,三人以上D,四人以上18,(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A,普那路亚家庭B,血缘家庭C,对偶家庭D一夫一妻制家庭19(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A,正式群体B,外群体C,内群体D,非正式群体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B,生产关系C,血缘关系D,生活关系21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B)A私有制.B,社会分工.C,阶级产生D,剥削的产生.22提出三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