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翻译问题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5-1814:17:00] 作者:李艺洁 编辑:studa20 -【摘要】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一直以来有着很多的争论。人们从语言学、语义学以及文化差异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笔者在本文中,从词语文化和无词文化两个方面简单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之外,还存在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关键词】复制创造词语文化无词文化 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多的争论。笔者认为,翻译的“复制”和“创造”论点并不相矛盾,它
2、们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复制”和“创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复制”和“创造”并不是翻译内容的全部,因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文化交流。有文化交流就必然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而这种文化差异光靠“复制”和“创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以外,还有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最早提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
3、.Sapir)认为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而我国的俞约法先生认为:“对文化一词的含义,世界各地因国家和因人而异,众说纷纭,定义数以百计,没有一个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共同定义。不同人心目中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并根据这些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文化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血肉相连。文化因素无孔不入地渗入了语言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具体的民族语言,总是同该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语言的应用,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实践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 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专业人士可以作专题研究,以分析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但对于大多数人
4、来说,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只能从文学作品、电影作品、杂志报刊等译作当中了解、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别,从而达到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其中,文学作品的译作起着尤其突出的作用。因而,对广大文学作品的译者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下面,就此谈谈笔者一些肤浅的认识: 如何在翻译作品中体现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既能保留原作的精髓,又能取得译作读者的共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词语文化 前苏联E.M维列夏金和B.T科斯托马罗夫把词语叫作“作为民族文化信息载体和渊源的语言称名单位”。这其中,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语转换时,词语可以分为:1、无等值意义词;2、有背景意义词;3、
5、有文化感情色彩词;4、成语典故;5、格言警句,包括俗语、谚语、名言、该国的政治口号以及科学公理和公设(特别是反映该国意识形态者);6、礼节用语和客套话。 (1)无等值意义词指的是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泰勒强调“文化是由人类生活经验获得的智慧”。而不同人类的生活经验,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等因素,势必会造成某些独特的文化现象,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了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吴国华,1990)。因而独特的文化现象也会导致独特的语言现象,例如“文艺复兴”这个词,在西方语言中仅只有“复兴”(ren
6、aissance)一个词,它代表着一种对古文化的怀念,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是把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文化从中世纪基督教的蒙昧主义中拯救出来。它的贡献远不只限于文化方面,它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复兴”之后,人们敢于计算天体、敢于探险全球,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大的思想解放,才产生了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文明。而且,严格地讲,中国的“旗袍”、麻将”、“气功”、乌纱帽”、坐月子”、“穿小鞋”以及文革中产生的“牛棚”等词,在英语中也是没有对应的词的。另外,英文中的“privacy”就被钱歌川先生列为不能翻译的字句,他认为,字典上译作“隐遁”“退隐”、“秘密”、“内幕”、“不为人目所见之事
7、”等,都未能把“privacy”这个词所具有的主观的感觉表现出来。 (2)有背景意义的词,指的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某些层面意义有差别的词语,或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潜在观念有差异的词语,还有就是某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 如郭沫若《白发》一文中“你的慧心替我把青春留住了”的“慧心”一词就很不好翻译。“慧心”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之心,英文中没有十分贴切的对应词。张培基先生将其译为“feelingheart”,也算是成功之作了。又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有这样的感慨: H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