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67970
大小:3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2
《从《文艺论集》到《文艺论集续集》看郭沫若文艺思想流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文艺论集》到《文艺论集续集》看郭沫若文艺思想流变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摘要:作为郭沫若的文艺论文集,从《文艺论集》到《文艺论集续集》,涉及作者1920-1930十年间的文艺思想,通过两个论文集的比较研究,可以厘清郭沫若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并把握其文艺思想前后转变的原因关键词:文艺论集;文艺论集续集;变化;哲学观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2009104郭沫若的《文艺论集》和《文艺论集续集》是其文艺论文集,对《文艺论集》的研究多集中在版本问题上,涉及《文艺
2、论集》和《文艺论集续集》的研究性文章,大多是从其单篇的文章出发,来探讨郭沫若文艺思想的转变,目前还没有将两部论文集当作独立的体系来分析。本文试图将两本文艺论集分别看作统一的整体,并建立时间的坐标,纵向比较《文艺论集》和《文艺论集续集》,以此审视郭沫若文艺思想的流变12“郭沫若的文艺思想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对于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作过程以及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都有相当精辟的见解;诗论和剧论在文艺理论界也独树一帜;对于神话、儿童文学、民间文学都有涉及;对于我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更有广泛的论述”[1]187。作家的哲学观决
3、定了其文艺观,文艺观决定了美学观,美学观又决定了创作手法。要从文艺论文集出发对郭沫若的文艺思想变化进行考察,了解郭沫若早期的哲学观是十分有必要的。黄侯兴认为,郭沫若走出乡关,走出国门是其前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他说:“一九一四年初,郭沫若留日以后,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由泰戈尔认识了印度古诗人伽毕尔,并接受古印度婆罗门经典――奥义书的影响;由歌德认识了斯宾诺莎,逐渐形成了他的泛神论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他用外国的泛神论思想来印证中国古典哲学,称王阳明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对王阳明哲学进行‘再发现’、‘再认识’,把
4、它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贯通和发挥,统称‘泛神论’,从而形成了郭沫若独特的泛神的‘庄严世界’”[2]19。郭沫若哲学观的形成,为其前期的文艺观奠定了哲学基础,对其哲学观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我们分析其文艺思想的特点和变化,下面试从《文艺论集》和《文艺论集续集》入手,来探讨郭沫若文艺思想的变化一、《文艺论集》自身变化中的变化《文艺论集》最初的版本是1925年12月27日上海光华书局发行的。1929年5月和1930年6月先后两次改版订正,目次改�咏洗螅�12前后顺序作了调动,并做了增删。主要变化如下:“一九二九年五月订正,七月出版的(第)
5、四版,较初版增加《文学之本质》和《论节奏》二篇,并将《伟大精神生活者王阳明》一篇改名为《儒教精神复活者王阳明》,《论诗》一篇列为《论诗》和《由诗的韵律说到其他》二篇……一九三O年六月订正,八月出版的(第)五版,又删去了(第)四版订正版中《论诗》、《整理国故的评价》、《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国家的与超国家的》和《儒教精神复合者王阳明》五篇。”[3]129在1929年7月出版的第四版中,在时间上作了补充,把部分原来没有注写作时间的篇目加上了时间,没有标明年份的加上了年份,根据该版本所注明的写作时间来考察前后收入到文艺论集的所有文
6、章,可以得出以下的数据:1234篇文章中,写于1923年的共有21篇,占所有篇目的62%,写于1920年、1921年、1922年、1924年、1925年的分别为2篇、2篇、4篇、3篇、2篇,分别占5%、5%、12%、6%和5%,从中可以看出1923年以及之前的文章,所占的比重约为90%,因此《文艺论集》可以看成是反映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所以以时间为坐标进行比较,是因为在郭沫若文艺思想的发展中,有些年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比如1924年,在后面我们将会探讨到,此处不做详述。回到《文艺论集》,要特别强调的是,1925年
7、12月初版中的序和1930年8月出版的第五版中新增加的《跋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变化。在《文艺论集》序中,郭沫若如是说:“我的思想,我的生活,我的作风,在最近一两年之内可以说是完全变了。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在最近一两年之内与水平线下的悲惨社会略略有所接触,觉得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的人要来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总不免有几分僭妄”[4]1-4作者反复强调了“最近一两年之内”,从时间上推算就是1924-1925年,而作者在1925年的序言中说到“我从前实在不免有几分僭妄。在我
8、一两年前的文字中,这样的见解虽然不无一些端倪,然从大体上看来,可以说还是在混沌的状态之下。”[4]375郭沫若在作序言时,已经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自己一两年前的文章,站在现在看过去,作者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才说“这儿所收集的只是它的残骸,残骸顶好是付诸火化。”[4]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