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

ID:11566098

大小:439.5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2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_第1页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_第2页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_第3页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_第4页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系统 (贫血+淋巴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贫血内科学P5431.定义: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以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克/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克/L,孕妇:Hb<100g/L)2影响因素: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的海拔高度与血液稀释状态3病理病机: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携氧能力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缺氧。(一)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三大因素:造血细胞、造血调节、造血原料。(二)红细胞破坏过多即溶血性贫血1.红细胞内在缺陷2.红细

2、胞外因素(三)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失血主要造成血流动力学变化;慢性失血才是贫血常见原因4分类:贫血的分类(一)按红细胞形态MCVMCHMCHC常见疾病大细胞性贫血>100>3232~35巨幼细胞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6~3232~35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632~3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6<32缺铁性贫血(二)按贫血进展速度急性、慢性贫血(三)按血红蛋白浓度轻度、中度、重度和急重度贫血>90g/L60-9030-59<30(四)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五)按发病机制或病因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

3、过多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5临床表现(一)口腔变化:口唇,口腔粘膜苍白,舌炎等(二)皮肤粘膜苍白(三)其它脏器:中枢N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与5个因素有关:贫血的病因;程度;速度;机体代偿能力;患者活动程度。6诊断P547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网织RBC:BM幼红细胞的增生活力MCV、MCH、MCHC血涂片2骨髓检查3发病机制检查:铁,叶酸,维生素B127治疗(P547)一.病因治疗二.支持治疗:输血是有效的治疗,输血的指征,成分输血。三.补充造血所需的元素或因子:铁剂、维生素

4、B12、或叶酸。四.造血生长因子或造血刺激药物:EPO、雄性激素。五.免疫抑制剂:糖皮制激素、ATG、ALG和CsA。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或某些严重遗传性贫血。七.脾切除:适应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内科治疗无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脾功能亢进等。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1定义:人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三阶段:体内储存铁耗尽(ID)、红细胞内铁缺乏(IDE)、缺铁性贫血(IDA)。2铁

5、的代谢:(一)铁的来源和吸收来源:外源性-食物: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菇、以及动物的肝、肉、血。内源性-衰老破坏的红细胞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二价铁的形成(二)铁的转运运铁蛋白Transferrin三价铁→二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全身各组织(三)铁的分布和贮存体内2/3在血红蛋白内,约15%在肌红蛋白中体内的铁分成: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酶和辅因子、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结合的铁。贮存铁(男性1000mg,女性300~400mg),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四)铁的再利用和排泄红细胞破坏后的血红素铁几乎全部用于制造新生

6、红细胞的血红素。主要排泄:粪便,少数尿液,汗液更少。3病因(一)摄入不足而需要增加:小儿生长期、妊娠、哺乳妇女(二)吸收不良: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慢性胃肠炎、萎缩性胃炎(三)丢失过多:失血1ml丢失铁0.5mg〉慢性失血:钩虫病、消化性溃疡、肠道癌肿、痔疮、月经过多……〉慢性溶血病:PNH、人造心脏瓣膜、疟疾malaria(四)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慢性炎症(五)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慢性病性贫血4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生缺铁的疾病所组成(1)一般症状: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2)皮肤黏膜损害:口角炎、舌炎,Plum

7、mer-Vinson综合征,皮肤干燥、角化、萎缩、无光泽,毛发易断、易脱,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3)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已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4)贫血性心脏病5实验室检查1.形态学(1)外周血象:Hb↓、小细胞低色素(2)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核成熟早于浆成熟,“核老浆幼”。2.铁代谢(1)血清铁↓8.95umol/L总铁结合力↑>64.44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TS)<15%(2)血浆运铁蛋白(TF)↑其受体(TFR)↑>8mg/L(3)铁蛋白

8、测定3.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