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精神受损害,国家应否赔偿

公民精神受损害,国家应否赔偿

ID:11554813

大小:2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公民精神受损害,国家应否赔偿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公民精神受损害,国家应否赔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民精神受损害,国家应否赔偿对于民事主体的侵权行为,受害人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损害赔偿,而且能够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于行政主体的侵权行为,受害人是否同样能够获得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呢?国家赔偿和民事赔偿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它们的赔偿范围和赔偿力度自然会有所差异。案例:1996年9月21日,湖南省N市公安局作出了(1996)第418号收容审查决定,主要内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0年56号文件精神,决定对居住在河南省G市某农机公司的李某收容审查,送N市收审所。但该收审决定书未注明收审的具体

2、事由。同年9月24日晚,湖南省N市公安局派人来到河南省G市某农机公司49岁的女经理李某住处,强行砸开房门,在未出示、送达任何有关手续,无女工作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强行将李某从二楼住室内拖到楼下公路上,致使李某身上多处受伤。后由于其他原因,湖南省N市公安局未能将李某带走。次日,李某因头痛、头晕等症状显著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确诊为“脑震荡”,住院治疗18天,花去医疗费1700元,误工损失249.30元,护理费180元,营养费90元,后又修理被毁坏的门、锁、电话等花费570元。李某于同年9月27

3、日,依法向G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①撤销被告收容审查决定;②赔偿原告因收容审查强制措施受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2789.30元;③赔偿原告精神损害费5000元;④被告在《驿城晚报》上给原告恢复名誉、赔礼道歉。G市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于同年9月27日依法受理了此案。1996年10月4日,G市人民法院用“中国人民邮政特快专递”将有关诉讼材料、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寄给了湖南省N市公安局,该局于同年10月5日接收,但在开庭时间1996年10月24日上午9时,N市公安局既不答辩也无人到庭应诉。G

4、市人民法院于1996年10月28日再次发出开庭传票,要求N市公安局局长于同年11月7日上午9时出庭应诉。但对方仍既不提供有关证据也不派人到庭。G市人民法院于1996年11月7日依法公开进行了缺席审理。G市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认为,被告湖南省N市公安局对原告李某采取强制措施时,虽未出示、送达有关手续,但确属要对原告李某采取收容审查强制措施,且该收容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已经开始实施。被告N市公安局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后,未提供作出收容审查具体行为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且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5、,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依法应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G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1.撤销被告湖南省N市公安局对李某作出的收审(1996)第418号收容审查决定;2.被告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赔偿原告李某经济损失2789.30元;3.被告在河南省G市《驿城晚报》上给原告李某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4.驳回原告要求精神损害赔偿5000元的诉讼请求。法理分析:本案涉及行政赔偿的范围、标准和行政诉讼缺席审判等几个问题。一、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行政赔偿范围,是指国家对

6、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中的的哪些侵权行为和哪些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界限。行政赔偿范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侵权行为范围,即国家对哪些行政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可赔偿的损害范围,即国家对受害人所受的哪些损害给予赔偿。关于侵权行为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确立了违法行使职权的原则。该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根据上述原则,属于应赔偿的侵权行为须具

7、备两个条件:违法性和职权性。国家对于合法的职权行为或个人行为不予赔偿。《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对应赔偿的行政侵权行为作了具体规定。行政机关侵犯行政相对人人身权的行为主要包括: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非法拘禁等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殴打、唆使殴打以及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等违法行为。侵犯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行为主要包括违法实施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强制措施、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等。收容审查是公安机关针对特定对象所采取的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8、。根据国务院《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二条规定,收容审查的对象仅限于下列两类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的人。本案中的收容审查决定及其执行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李某是否属于适格的收审对象?根据国务院通知和公安部《关于严格控制使用收容审查手段的通知》之规定,收容审查的标准是“一个前提四种对象”,即在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前提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