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

ID:11515626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_第1页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_第2页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_第3页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_第4页
资源描述: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检查支气管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为预防肺炎,应着重注意下列措施。  1、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 婴儿时期应注意营养,及时增添副食,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从小锻炼体格,室内要开窗通风,经常在户外活动或在户外睡眠,使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就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2、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 对婴幼儿应心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尤以弱小婴儿受染后易发展成肺炎。注意防治容易并发严重肺炎

2、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流感、腺病毒及麻诊等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更要注意。  3、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弱,易染他病,应积极预防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等。在病房中应将不同病原的患儿尽量隔离。恢复期及新入院患儿也应尽量分开。医务人员接触不同患儿时,应注意消毒隔离操作。近年来有用苍术、艾叶等中药香薰烟以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报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法可用来预防交叉感染。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预后取决于患儿年龄,肺部炎症能否及时

3、控制,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强弱及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患儿机体免疫状况,有无严重并发症等。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时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炎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合并症也显著减少。但弱小婴儿患肺炎后因抵抗力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理范围较广泛、病程容易迁延、尤应重视。年龄越小,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以新生儿和低体重儿为然。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麻疹、百日咳或长期的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并发肺炎,则预后较差。肺炎并发脓气胸、气道梗阻、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时,也使预后来重。从病原菌方面考虑,

4、葡萄球菌肺炎易发生并发症,病程常迁延;流感杆菌及肺炎杆菌所致的肺炎也比较严重。根据北京儿童医院1974~1979年的观察,认为凡血气分析pH<7.25、PaCO2>70mmHg及严重低氧血症(吸入40%以上氧浓度时,PaO2<50mmHg)及/或有高乳酸盐血症(血乳酸盐测值>正常值+2个标准差)者病死率较高。支气管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象 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一般可达(15~30)×109L,偶可高达50×109L.粒性白细胞达0.60~0.90.但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氏阴性

5、杆菌肺炎,白细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数多数低下或增加。  2、细菌检查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要作出准确反映肺部病变的细菌病原诊断是比较困难的。肺穿刺细菌学检查最可靠而被认为是“黄金标准”,但很难被医师及患儿接受。咽培养结果一般不能反映下呼吸道病情。痰培养,尤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分泌物作培养较为可靠,但也可能污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细菌性肺炎菌血症只是一过性的,加之国内严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和培养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血培养最多只有10%的阳性结果。抗体检测只是回顾性的,且有个体

6、差异。细菌抗原检测用于小儿肺炎病原学诊断近年来发展较快,作为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血和尿抗原阳性虽然不能肯定地说病原菌成分一定来自肺部,但毕竟表示体内有相应细菌感染。  3、其它病原学检查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病毒学检查以病毒分离最为可靠、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但需时间长、操作繁琐,需一定技术和设备条件。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有诊断意义。RSV感染可采用中和试验和酶联吸附试验(ELISA);腺病毒感染一般采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和ELISA等方法诊断,目前较多采用微量

7、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较为简单;流感病毒感染采用血凝抑制试验,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时可用中和试验。凡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高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病毒的特异性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免疫荧光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免疫酶技术。电镜技术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推广;免疫酶技术常用ELISA、酶联荧光技校放免疫酶染色法等。此外还有用同位素标记抗体的放射免疫法。近几年有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DNA达到早期快速诊断。支原体病学诊断中冷凝集试验是非特异性的,只可作为参考;特异性诊断方法为支原体

8、培养和血清抗体测定和PCR检测。  4、血气分析、血乳酸盐和服离子间隙(AG)测定 对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以依此了解缺氧与否和严重程度、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