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1421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从网络论坛透析新媒体在公共领域建构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网络论坛透析新媒体在公共领域建构中的作用 摘要:网络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形态,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地位,其双向、互动性的传播模式,开放、自由的传播平台,对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旨在以网络论坛为例透析新媒体在公共领域建构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论坛;公共领域;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96-02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作为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其著作
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此作了界定。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1]。它作为一种历史形态,最先出现于17、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后来与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私人在阅读报刊过程中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松散且开放的弹性社团,他们以俱乐部、咖啡馆、沙龙甚至报刊本身为媒介,在市场经济与行政国家之间展开调节[2]。在其论述中
3、我们可以看出公共领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是具有平等性和广泛性的“所有人”;(2)公共领域具备能够保障参与者充分沟通的媒介;(3)公共领域的功能是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经过讨论达成的共识、促进公共权力的合理化;(4)公共领域中的参与者可以开放、自由的讨论具有普遍利益的问题并形成公众舆论。 二、公共领域视角中的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作为网络技术的产物,其开放性、匿名性的特征使其成为用户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和兴趣参与话题讨论、自由发表意见的虚拟社区平台,成为观点的集散地。而正是这种建立在网
4、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特质,让网络论坛有了重建现实公共领域的可能。下面我们将以强国论坛中有关小悦悦事件的讨论为例,分析网络论坛反映出的公共领域特征,及其在公共领域构建中的作用。 利用强国论坛的查询功能,选择“标题”、“包含”“小悦悦”对强国论坛深水讨论区的相关帖子进行搜索。笔者共搜索到时间范围从2011年10月17日至2011年10月28日的主贴(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的帖子)81篇,其中网友“娟几”、“寒江春梦”“最好的坏蛋”“东方强势”发帖数均在四篇以上,跟帖数912篇,阅读点击数共214921次。 主贴代表着公众
5、自由发表意见的参数,在强国论坛深水讨论区中的帖子字节数均在1000字节以上,从81篇大篇幅的主贴我们可以看出当面临公共利益的问题出现时,公众是会积极选择论坛这个平台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 回帖数代表着公众对于事件的讨论和意见公开的程度。在我们的结果统计中显示81篇主贴中回帖数为0的仅有9篇,最高回帖数的帖子数为《小悦悦父母,你们不配得到捐款》的帖子,共有103篇回帖。在这103篇回帖中有网友表示赞同发帖者的意见,认为“明知孩子独自一人玩耍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却未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默许放任各种可能发生,父母第一失
6、责!”;有网友表示“那些外出打工的青年夫妇,自己生活经历尚且不够,生活所迫放下赖以生存的活计不错眼珠的盯着小孩子不大可能”,在这里形成了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辩论,形成良好的互动。 阅读点击数则代表着公众对于事件的参与数,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公众对于意见的选择和交流。在“小悦悦事件中”点击次数在0―1000之间的帖子占72%,1000―10000之间的帖子占16%,10000以上的帖子占12%,被阅读最多的帖子达到75977次。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论坛在一下几个方面体现着公共领域的特征: (一)网络论坛
7、为公共领域建构了参与者可以充分沟通的媒介平台 由于大众电视、广播电视媒介的出现,哈贝马斯认为,通过电子传媒相互交往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选择强制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被夺了公众性原则的中立特征。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权力的竞技场[3]。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其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受众成为平等的个体、自由参与话题的讨论、发表意见,不再受身份、地位以及所属群体的约束而影响自己真实意见的表达。 (二)自由、开放、批判性的话语环境的构建 尽管网络论坛并不能称得上完全自由的话语环
8、境,在现实的讨论当中仍然会出现版主删帖等情况,但是受众通过简单的注册就可以发表意见仍然体现出公共领域自由、开放的讨论机制。 (三)网络论坛实现了公共领域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经过讨论达成的共识、促进公共权力的合理化的功能 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中推动我国收容制度的变革,到“邓玉娇”案件,以及在“小悦悦”事件出现后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