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ID:1150039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夏家骠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也是一个古老的、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它的传播和流行。由于该病起病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容易实现,再加上目前国际交往频繁,交通运输便捷,使该病的传播速度极快。另外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性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因此流行常具有周期性,并容易迅速导致世界性的大流行,对人群健康,甚至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危害极大。世界卫生

2、组织(WHO)2001年7月27日的报告:每年平均有1/10的成人和1/3的儿童感染流感;根据中国145个疾病监测点系统的报告:1990~2001年流感发病率在30.03/10万~207.06/10万。一、病原学流感的病原体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成员,多形性有包膜病毒,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另外还有一种基质蛋白(M2)见图。根据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RNP)的性质,流感可分为甲、乙、丙(A

3、、B、C)三种不同的型。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最强,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甲型不仅见于人类,也可由各种鸟类和哺乳类体内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猪血清中可查出乙型流感病毒抗体,但尚未分离成功。乙型一般引起小规模流行及散发病例。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和猪,多为散发病例,症状缓和。三型之间的抗原结构不同,故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流感病毒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将其灭活,100℃1分钟便使它死亡,在0℃~4℃可存活数周,在-70℃可

4、存活数年,冷冻干燥后可长期保存。室温、干燥、日光、紫外线及通风等都不利于它的存活,对乙醚、乙醇、甲醛、氯仿等均敏感,不耐酸。一般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无效,金刚烷胺有预防效果。二、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1)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典型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一般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以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约5天至7天。重症病人的排毒量大,时间长,传染性强。隐性感染者见于有部分免疫的人群中,隐性感染者虽无临床症状,但仍能短期排毒,加之活动不受限制,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可能更大。学龄儿童是流感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易将病毒从学校带回

5、家中,造成流感的蔓延与扩散。(2)动物传染源:动物流感与人类流感关系密切。研究表明:从猪中分离出的H3N2亚型及H1N1亚型均与当时在人群中流行的病毒抗原类似。有学者认为,猪型流感病毒亦可感染人,猪可能是人流感病毒的一个储存宿主,亦可能成为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重组的场所。香港的禽流感以及今年的禽流感流行提示鸡亦可作为传染源。最近的研究结果提示,野生的水栖鸟类可能是A型流感的最佳储存宿主,鸟群中的病毒通过猪作中间媒介又可传给人。(二)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均有大量的流

6、感病毒,随说话、咳嗽和打喷嚏喷出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其传染性可保持30分钟。也有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而传播的证据。(三)人群易感性: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男女之间易感性没有差别。(四)流感的流行特征1、流行概况(1)全球流行概况:最早的世界性大流行发生于1580年。直至1957年亚洲甲乙型流行时才真正进行详细研究。18~19世纪曾有7次世界大流行。20世纪发生了3次世界性大流行,第一次大流行于1918年1月始于美国东部,是由猪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第二次是1957年2月始于我国贵州西部,流行毒株为H

7、2N2;第三次是1968年7月始于我国广东和香港地区,此次新分离的病毒为H3N2,又称为甲3型或香港型。1977年5月在我国丹东、鞍山和天津等地重新出现了甲1型(H1N1),迅速传播全球,但没有引起大流行。4次新亚型得出现有3次起源于我国,其原因有待探讨。(2)我国近50年来流行概况:1953年以来我国发生大、中、小规模流行共17次,见表。时间分布:流感流行北方重于南方,且有明显的冬春季节性高峰,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流行通常发生在冬春季。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更多在夏季流行。大流行时,季节性不明显。(3)周期

8、性:由于甲型流感病毒的易变性,人类对流感免疫的不持久性及流感疫苗效果的有限性,致使流感流行有周期性,一般3~4年一次小流行,10~15年一次大流行。我国近30年没有出现流感的大流行,其原因尚待探讨。(4)人群分布:流感发病率男女之间没有差异,各年龄组之间以6~15岁为最高。一般流行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从职业看,服务行业、学生、工人的发病率较高。一些抵抗力较低的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往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