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

ID:11500204

大小:11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2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_第1页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_第2页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_第3页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_第4页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  文章如人,人有魂,文亦有魂。魂即文之主旨,有时亦可理解成一篇之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是文中最能提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所在,是打开文章的窗口,通常表现为文章的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本文则以一字为限。如果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用心搜寻其中之文眼,则一字串全篇,提纲而挈领,纲举而目张,教学自然游刃有余,眉目清晰。  利用“教学文眼”实施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情感和主题的凝聚点,特别是能体会和把握作者流淌在语言文字中

2、的真挚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能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石破天惊的效果,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借助“文眼”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揣摩文章的写法,对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文眼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理清思路,可谓教学的必经历程。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很多方法,充分利用所捕捉到的“文眼”的辐射作用,更能按图索骥,老马识途,有效引导学生厘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请看《岳阳楼记》教学片断:13  师课文所描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第三段描写的

3、景物是冷色调,阴雨连绵,阴风怒号;第四段描写的景物是暖色调:春和日丽,皓月千里。  师面对此景物,产生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生前者是“感极而悲者矣”,后者是“其喜洋洋者矣”,一悲一喜,截然不同。  师这对应了文中哪句话?  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师你对这个“异”字,有什么想法?  生第五段就列举了“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境界,“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则是“以物喜,以己悲”。  师文章第二段先描述洞庭湖的总景观,然后分述不同景物下的不同情感,再想到古仁人的表现,一个“异”字突出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本质区别,昭示了人生的正确选择。  该片断寥寥对话就把全

4、文的结构梳理清楚,第二段由景入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的“异”情,第三四段分写一阴一晴之“异”景及由此产生的一悲一喜之“异”情,第五段写出两种人的“异”心,两种相“异”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境界。一个“异”字统领全文构思,显“异”景,抒“异”情,呈“异”境。  教学《醉翁亭记》,全篇主眼为一“乐”字,以“乐”13字来梳理文脉,或起一针理线头之效。文章首段以醉翁亭引出主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接着第二段写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之乐,第三段写游人之乐、宴酣之乐,末段则描绘了一幅浮世大乐透: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全文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

5、就是为了写“乐”。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曾说过:“命脉之所在曰枢纽,文中有此,虽千波百折,必能自成条理。”在纷繁的言语现象中,必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通道,若能“文眼”开路,沿“眼”深探,文章思路自然了然于胸。  二、文眼有助于学生领会主旨  只有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心,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如何准确把握中心?寻找文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文眼虽只区区一字,但一字千金,若能引导学生从纷繁的语言现象中抠出这一核心文眼,也算是火眼金睛了。久而久之,学生能学会以少驭多,沙里淘金之真本

6、领。  请看《陋室铭》教学片断:  师全文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  生“陋”字。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师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陋室之“陋”?  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房子不高,连草都能伸入窗内,还有说明来的人少,可能是因为不是很有钱吧。  生屋里的摆设很简单。只有一台素琴,一张桌椅,还有一些佛经。没有其他多余的物品。  师我们可以想见屋子陈设的简陋。可是作者自己有没有感到简陋呢?  生齐没有。13  师请简述理由。  生从“绿”“青”可看出屋子所处的环境非常清幽,他很喜欢这个地方。  生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看出作者交往的人高雅,不是粗人,人虽少却是有

7、共同志向的同道者,想必谈话充满着乐趣和机智。  生看书看累了,作者就弹一弹朴素的琴,翻一翻让人清心寡欲的经书,既没有嘈杂的世俗乐曲,也没有官府的枯燥公文,这种自得其乐的雅趣令他物我两忘,其乐融融。  师所以说陋室其实并――  生齐不陋。  师陋室不陋的根源就在于――  生齐惟吾德馨。  教者抓住“何陋之有”这个线索,确切地说,是紧抓“陋”这个核心字眼,追问“陋”在何处,又追问作者是否感到“陋”,最后归结到“陋室不陋”。从“陋”到“不陋”,从中可窥见作者不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