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

ID:11494092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_第1页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_第2页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_第3页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_第4页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伟博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作者:张伟博学校:三门峡电大年级:2005级学号:051110134指导教师:汤有国职称:主任记者答辩成员:(主持人)职称:职称:职称:答辩日期:年月日6余华的苦难世界及其人性嬗变张伟博摘要:“苦难”是余华小说中反复渲染的主题。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中以关注人性的恶来展示苦难的真实场景,充满了鲜血、暴力和死亡;后期创作则将视角转向社会外部环境所造成的苦难,而人性的善良美好使人最终超越了苦难,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使“苦难”主题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关键词:余华小说;

2、苦难;人性;善;恶徜徉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许多话题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津津乐道。诸如凄迷低婉的爱情,肝胆相照的友情,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情……这些都已成为历史上的永恒主题。同样,苦难,在文学史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苦难,是一种人生状态,当它进入作家的视野,成为作家的描写对象,苦难就成为了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作家将其反映在作品中,进而成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对真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因此,苦难主题不仅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反映并再现现实的叙述方式这一特点,更在于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生活所应有的人生态度。历史上的战乱纷争,导致人民流离

3、失所,生命朝不保夕。这使文人诗人们把心灵的笔触伸向生活在最底层的穷苦百姓,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境遇,揭示残暴的统治,寄予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例如,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人民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诗人的痛心疾首,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又如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的诗人臧克家。他始终关注现实,“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从棘针尖上去认识人生’;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这即是他自称的“坚忍主义”,反映在诗歌里,是将满腔的悲愤融入浓浓的诗情,使苦难成为激励国人奋起抗争、爆发生命力量的源泉。以此反观当

4、今时代的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也日趋成为一种商品用以消费。而我们似乎都在有意地忽视或回避生活中苦难的存在。余华的出现使喧闹的文学回归了平静,使人们重新审视真实现实生活。余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先锋作家的姿态登上文坛的,其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苦难是余华作品中反复渲染的一个主题。在余华之前的众多作家对苦难都进行过逼真地描述与刻画,真实地再现了在苦难里挣扎的人们如何艰难地生存,赞美了生命的力量与顽强,着力揭露的是社会的黑暗。但是,余华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生活中的苦难——人性。这个特殊的切入点,决定

5、了余华笔下苦难的与众不同。他关注的不仅是生存状态,更加重视并要竭力反映的是隐藏在这种生活状态之下的真实的人性。正是余华对人性的剖析才使得他所描述的苦难别具一格,引起了我们对真实生活的良久沉思。一、前期主题:直面人生苦难与人性之恶在这一阶段中的作品中,余华的作品是对苦难的叙述是残酷的直白。他拒绝现实和日常经验,坚持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用独创性的语言和结构来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他不断地挖掘,惊讶地发现是人性的恶使世界混乱,充满猜疑与暴力,衍生了诸多的苦难。苦难,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的一种》、《鲜血梅花》等,可以概况

6、为凝重的鲜血、残忍的暴力和极端的冷漠。作家通过展示赤裸裸的人性丑态来描述苦难,所描述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场景,不由得让我们在惊心动魄中认真反省我们自身的人性,唤醒我们的良知。(一)荒诞与离奇6《十八岁出门远行》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个当代先锋作家登上文坛。小说表现的是青春旅途的欢乐与现实人生中阴暗丑陋的强烈对比,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相互猜疑、相互敌视的状况,使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旅途中到处碰壁。这篇小说继承了先锋文学的传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荒诞不经的情节。例如当人们来疯狂地倒苹果时,“我”因上前阻止被揍了一顿,而苹果的主人,“我”的老乡

7、——那个司机却“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着大口喘气”,“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对于旅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更是具有人性化的,仿佛那是一个与人一样会呼吸能感受的生命个体。这里,作家将生活中许多常见的人、事、物都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经过了重新的整合,加之以想象和联想,形成了与“日常生活”相悖的场景。这种“思考脱离了常识的围困”,以“一种全新的写作态度”给人以惊世骇俗之感。再如《四月三日事件》中,“他”一天所经历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离奇。“他”与父母、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奇怪,甚至可以说是不确定的。父母会莫名奇妙地监视“他”,朝“他”笑;而与朋

8、友之间则一会儿是认识的,一会儿是完全陌生的。在这两个故事中,作家所描写的主人公都是青少年。这个时期是一个青涩的时期,是由稚嫩转向成熟的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中,他要经过一定的磨练,才能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