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82727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奏鸣曲式 曲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奏鸣曲式曲式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曲式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6、其它的多种变体奏鸣曲式。第二节:呈示部一、呈示部的功能与特点:1、功能:呈示部是基奉结构中的第一部分,是一种以呈示型功能为主,以连接和结束功能为辅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2、任务(表现在四个方面):(1)清晰地呈示各部分的主题;8(2)明确地建立副调性,并且最终巩固副调性:(3)平衡备部比例,保留发展手法,造成运动趋势.这主要由主题与副主题建立得比较好的关系而造成的:(4)在上述关系之下。使它融合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3、
2、特点:(1)呈示部是奏鸣曲式各个部分中最能体现奏鸣曲式基本特性的部分;(2)全曲的对比关系需要在呈示部内部完成:(3)奏鸣曲式的里示部永远是开放的。二、主部1、特征:用来陈述主要主题的曲式部分,在通常情况下,主部都是最积极、最活跃和最主要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示矛盾的性质和发展的倾向。82、分析要求:一般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1)主部的形象单一与否:可能是对比形象,也可能是多种素材拼贴的形象:(2)结构的单一与否:可以有简单的主部与复杂的主部:(3)结束的开放与否:本来开放与收拢是针对结束时的调性而言的,因此不论如何都应该是完全终止,但这里也包
3、括和声上的意义,也就是说只要停在主和弦以外的任何和弦都是开放结束。3、两种基本的主部类型:(1)收拢型主部:一般来说是规模较小,材料比较单一的主部。贝多芬《第10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1小节。(2)开放型主部:开放型主部是指停在主调主和弦之外的任何调和任何和弦上的主部。都具有开放性的效果。和收拢型主部相比,开放性主部具有更大的8不稳定性。更积极的运动要求,和更复杂的结构性质,并且还能够鲜明地体现出奏鸣曲式当中音乐不问断运动、发展的特点。不论是收拢还是开放,奏鸣曲式的呈示部都会用某种方式来充分地肯定主调。开放性士部通常与紧接的连接部台为一种关系体。贝
4、多芬《第1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1-8:终止在V,由调内和弦引进,和声上这个终止是典型的半终止,因此是开放性乐句的主部;第8小节第4拍换到左手,重复主调开始进入,是连接的进入,又对主部进行肯定。三、连接部1、主副部问用连接,既是奏鸣曲式的需要,也是一种特征,是通过连接构成的戏剧性对比。2、典型结构:承上一转换一启下8转换:技术性最强、最复杂的部分。逐渐脱离前材料,走向副主题的性格。转换阶段到哪里结束,启下阶段从哪里开始,完全要看副部的性格。3,几种重要的类型:(1)并行于主部的本体而进入的连接部。通常发生在开放性的主部之后。a+a’A+A’贝多芬《
5、第1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2)存在于主部之内的连接部:当主部是一个二段式以上结构时,再现部分有可能进入连接。AB(b+a)ABAABAABA(aa’)贝多芬《第8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3)对比进入的连接部:通常发生在收拢性主部之后,往往是主副部间对比程度不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这种对比性连接部。8贝多芬《第1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4)各种特殊的短小的连接部:短小到可能只有1小节,一个音型或者一个句子。这种连接部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①主副部问对比不大:②主副部间反差很大,作曲家出于特定考虑,不使用过渡连接(例如,贝多芬《第5交响曲》第一乐章主副部问只
6、有圆号演奏的一个乐句作为连接)。四、副部1、奏鸣曲式的副部只有一个,但副主题可以有一群,对比的关系可以有多种,但是焦点性的对比只有一对。2、副部和主部间的对比性质可大致分为两类:8(1)同质性对比。通常是不改变主副部的速度效果。(2)异质性对比。副部对主部是彻头彻尾的改变(速度、音调、性格等方面均改变)。3、副部的音响特性:相比之下,副部总是显得相对的宽广、流动和更多的歌唱性。4、副部的结构:通常显得不够规范(针对主部而言的),它一般口J包拈“副题的本体+突变,转折发展(拉回主部)+结束句”这样三种成分。5、副调:副调虽然不是主调,但副调不等于其
7、它的从属调。古典:tR浪漫:T(b)DM(如C-E/bE)TDt(b)SM(如a-F/#F)当副部的调性不单一的时候,明确副调是一个重要的分析任务。一般会把真正的副调保留到最后出现,分析时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奏鸣曲式呈示部最后的调性(肯定停在副调上)。86、副部的几种重要类型。(1)单丰题副部(一般结构)。贝多芬《第1钢琴奏鸣曲》第1乐章(2)多土题的副部:一般出现在比较晚期的奏鸣曲中。如使用了多主题副部,会使整个奏鸣曲的关系变得更复杂。连接过渡连接过渡ST1(主题本体+转折+结束)+ST2(主题本体+转折+结束)+ST3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