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

ID:1148005

大小:19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8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_第1页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_第2页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_第3页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_第4页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兽医学复试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兽医微生物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1.细菌质粒2.消毒3.无特定病原菌(SPF)动物4.病原菌的侵袭力5.菌株6.免疫7.细胞因子8.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9.佐剂10.病毒囊膜11.L型细菌12.灭菌13.悉生动物14.病原菌的毒力15.细菌的种16.抗原17.白细胞介素1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9.联苗20.病毒的核衣壳二、简答题1.细菌芽胞的特点。1)结构复杂,含水少,对各种理化学因素抵抗力强;(1分)(2)折光性强,不易着色,需要特殊染色方法才能着色;(1分)(3)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体,是细菌抵御不良环境的手段,即休眠体;(1分)(4)芽孢的位置、大

2、小、形状,因芽胞菌种类不同而异,有鉴别意义;(1分)(5)与细菌种类有关,也与环境有关。(1分)2.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1、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在血清学反应中,只有抗原(或抗体)和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才能结合。  2、抗原抗体是分子表面的结合抗原抗体发生结合后,复合物相当稳定,但是有可逆性。经分离后重新得到的抗原或抗体的性质仍不改变。  3、抗原抗体按一定的分子比例结合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可见反应。若两者比例不合适,即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都不能形成大块复合物,因而不能出现可见反应。在结合中,一般认为抗原是多价的,抗体是二价的。  4、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

3、段第一阶段为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部位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复合物。这个阶段具有特异性。其特点是反应快,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即可完成,但不被肉眼所见。第二阶段为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见阶段,是非特异性的。这一阶段由于电解质的作用,中和了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上的大部分电荷,使许多复合物能相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出现可见反应93.Ⅰ型变态反应机理。又称速发性变态反应,由IgE介导。发病机理是过敏原刺激下浆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当再次与同一过敏原接触时,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细胞内一系列酶反应,导致脱颗粒现象,并释放化学介质引起毛细血

4、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现象。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皮肤红肿、瘙痒、粘膜或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4.双股DNA病毒生物合成过程5.革蓝氏染色过程,G+、G-性菌个呈何种颜色?写出两种G+、G-性病原菌。革阳蓝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李氏杆菌魏氏梭菌革阴粉色布氏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6.细菌荚膜的特性。(1)折光性低,不易着色,需特殊方法染色。(1分)(2)成分可以是多糖、多肽或既含有多糖又含有多肽。(1分)(3)具有抗原性,有种和型特异性,可以用于细菌鉴定。(1分)(4)荚膜的有无还与环境有关。(1分)(5)除去荚膜

5、对细菌生长代谢没有影响。(1分)7.免疫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特异性免疫1.只针对一种病原2.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3.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8.禽流感的微生物学诊断。1)病毒分离①死禽可采集气管、肺脏、肝脏、肾脏、脾脏、泄殖腔等组织,活禽用灭菌棉拭子涂擦喉头、气管或泄殖腔,带有分泌物的棉拭子放入每毫升含有1000IU青霉素、2000

6、IU链霉素,pH7.2~7.6的Hanks液。②将上述病料经无菌处理后接种于9~11日龄的SPF鸡胚尿囊腔,0.2mL/胚,每个样品接种4~5个胚,于37℃孵化箱内继续孵育。③无菌收取24h以后的死胚及96h的活胚尿囊液,测定血凝价。若无血凝价或血凝价很低,则继续盲传2代,若仍阴性,则判定病毒分离阴性。④当血凝滴度达1:16以上时,则确定病毒分离为阳性,进而用鸡胚进行病毒中和试验,以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等标准血清做对照。若该病毒不被新城疫和减蛋综合征血清抑制,可初步认定分离到的病毒为AIV9.强毒炭疽菌在动物体内和体外形态结构的双重性。(1)体内:菌体两端钝圆、短链、竹节

7、状,有荚膜、无芽胞;(3分)9(2)体外:菌体两端平截、砖形,长链,无荚膜、有芽胞。(2分)10.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其原理为:在pH值8.6的琼脂凝胶中,抗体球蛋白只带有微弱的负电荷,而且它分子又较大,所以泳动慢,受电渗作用的影响也大,往往不能抵抗电渗作用,故在电泳时,反而向负极倒退。而一般抗原蛋白质常带较强的负电荷,分子又较小,所以泳动快,虽然由于电渗作用泳动速度减慢,但仍能向正极泳动。如将抗原置阴极,抗体置阳极,电泳时,两种成分相对泳动,一定时间后抗原和抗体将在两孔之间相遇,并在比例适当的地方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11.革兰氏染色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