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

ID:1146908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_第1页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_第2页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_第3页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_第4页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作者:吴知峰2009-11-10[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提出至今已有一个世纪。本文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两个角度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得出结论: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发展和传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企业行为异化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和危害的反应,并非基于逻辑严密的理论构建。这一结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过去百年发展历程中一个有趣现象,即围绕这一思想的理论构建虽然举步维艰,但其概念却越来越深入人心,为公众所接受,相关的社会实践也在不断推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企业行为异化;动因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2、诞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近一个世纪,这期间它遭到来自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者的严厉批评。例如,弗里德曼(Friedman,1962)就曾尖锐地指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一种“颠覆性的学说”,甚至会彻底地动摇自由社会的根基。此外,这一思想自身的理论化进程也显得有些迟滞和混乱,以至于乌尔曼(Ullman,1985)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说成是“一堆寻找理论的数据”。然而,与批评者的批评以及理论化进程的迟滞极不对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却一波又一波地蓬勃开展,过去几年中“社会责任8000”标准(SA8000)的制订,以及《联合国全球契约》的签署等等,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在世界范围

3、内,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不仅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正在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对企业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约束。由此我们不禁要追问,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不断发展呢?    一、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    1.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性质变化  在经济学中,企业一直被视为有理性的、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人。从本质上说,“经济人”思想是继文艺复兴对人的主体资格的解放后,对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能力的一次再解放。“经济人”思想释放出企业潜在的、无穷的力量,这一力量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一股巨大

4、的力量。以美国为例,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企业合并浪潮之后,大企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格局已初现端倪。据相关研究,1880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合并了40家炼油产商,控制了全美近90%的炼油能力。同样,19世纪80年代,200多家钢铁厂商合并成了20家大公司,1901年,J.P.摩根进一步将其中的12家大公司合并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者掌握了全美65%的市场份额。  在20世纪初,伴随着企业规模和力量的扩张,企业本身的性质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质的变化,即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伯利(Berle)和米

5、恩斯(Means)在他们的名著《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进行过统计,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最大200家公众公司里,只有不超过5%的公司是由大股东所拥有,23%和44%的公司则是由所有权相当分散的少数股东和管理者所拥有。此外,与企业所有权的高度分散相对应的是企业控制权的高度集中。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他们的书中谈到,在公司制度下,对行业财富的控制可以而且正在被以最少的所有权利益来完成。财富所有权没有相应的控制权,而财富的控制权没有相应的所有权,这似乎是公司演进的逻辑结果。1941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白恩汉(James.Bu

6、rnham)在《经理革命: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一书中甚至认为,对于大多数股票持有人来说,所有权有着非常次要的性质,因为他们很少有接近生产手段的管理权,也没有实际的决策权,而经理阶层则不然,他们因为拥有管理决策权,所以是企业实际的所有者。  2.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发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必然导致力量和权力集中到少数企业手中,这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将会如何使用这一力量和权力的担忧,以及对如何约束和规范这种力量的思考。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就萌发于这类担忧和思考。早在1916年,克拉克(Clark)就于“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大家对于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相当熟

7、悉,不需要到了1916年还来重新讨论。但是迄今,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此外,以二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也促使学者们开始重新认识企业,并思考其权力的使用与约束问题。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才引发了多德(Dodd)与伯利(Berle)之间的争论,争论的结果又进一步巩固和宣扬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  1931年,伯利(Berle)于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信托权力的公司权力”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伯利(Berle)给企业权力的使用正式地加上了一个“紧箍咒”,他指出管理者是公司股东的受托人,在公司的经营与决策中,

8、管理者应将股东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