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66842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健康促进学校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健康促進學校模式全面的“健康促進學校”模式就是通過有效地運用兒童自身、家庭和學校內的保護性因素來幫助兒童形成並發展良好適應力的一種模式。這種解決方案運作的假設前提是:學校應是一個健康的場所,它不僅提供兒童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條件,並也保證使其教育和健康水準在這一健康環境中得到促進和加強。健康促進學校模式是根據醫學上從疾病的預防模式向積極的健康概念轉變的發展趨勢的啟發而提出的。即健康可以通過對健康促進環境的精心設計與維護而獲得。而且,這些健康促進環境可以保證並提高個人和組織水準的健康。總之,根據健康促進的觀點,
2、強調健康促進環境作為一個重要的保護因素,可以通過支持和發展人們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保證人們心理與生理健康的目的。健康促進學校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宣導用學校的整個環境,去幫助兒童建立和發展良好的適應能力,以及相應的信心、自尊,並培養兒童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技能,用以恰當的處理和應對那些對兒童造成較長期影響的消極環境影響因素的作用。健康促進學校模式也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根據渥太華學校環境健康促進憲章的五個行動策略的應用而提出和宣導的。這個模式的基礎是圍繞著公共衛生政策的建立,從而組織並形成相適應的衛生工作系統,以此創
3、設支援性的環境,加強社區行動,發展個人技能,這也是對衛生服務系統的一個重新定位過程。健康促進學校模式所包括的過程,能保證使學校發揮社區的作用,滿足學校和當地社區環境中提出的心理與生理健康需要。這個模式強調學校社區的多種人員的共同參與,這包括學生、學校員工、父母和保育人員,當地社區組織和企業等。這些個人與組織形成的群體,要在一個事先計畫的框架內彼此合作,共同促進學校社區的衛生工作。 根據現有研究的分析與總結,這種健康促進學校的模式已有較明確並詳細的結構與過程,從廣義上概括,它包含三個具有實質性,並相互聯繫的
4、方面,這就是:①課程、教學和學習;②學校組織、團體準則和環境;③合作夥伴和服務。 可以說,健康促進學校模式的成功與否,就在於這三方面是否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在一個學校的內部有效地運作起來。必須要強調的是,這種健康促進學校的模式,絕不僅只是在學校的課程教學之外,再提供一些似乎“多餘的健康教育”。從本質上講,這種模式是通過課程與政策的重新調整與確立,在學校的整體環境中重新規劃和組織相關的活動,使兒童能得到外界有力的幫助,從而改進他們的學習和健康的策略與技能,並且也能更進一步發現和發展更多的對教育和健康有效的
5、方式或途徑。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許多國家與地區的大量研究證據表明,健康促進學校模式在促進並達成教育目標和健康目標的任務上,的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傳統衛生與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從教育內容到教育方法上,都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資源或機會。 健康促進學校的根本意義就在於“它使年輕人能夠照顧自己並關心他人,能相對自主的做出決策並掌控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處境,在確保他們健康的基礎上,也能使他們周圍的其他社會成員,都能獲得健康的關係與環境。這正像Jones所指出的“大多數的危害因素都存在在學校之外”。因此,學校有責任通過增進
6、年輕人的知識和理解性,使其個人和社區的適應力都有所促進。鑒於這種健康促進學校的方法是包括整個社區的活動,而並不僅針對個別心理問題的診斷和治療。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通過健康促進學校的方法,更有利於使整個社區乃至社會,對影響兒童的危害事件與兒童心理衛生問題的態度,得到顯著的改變。 在有關中國兒童心理衛生問題的研究上,小學階段兒童的心理及情緒障礙問題,到目前為止,也還並沒有得到人們的普遍或全面的認識。這一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人們觀念上的問題,總是抱著一種觀點,認為在如此小的年齡段,是不應該出現那些嚴重的心理
7、健康問題;另一方面,人們也把現存的兒童大多數的行為障礙現象,根據醫學的診斷歸結為“多動症”,這很顯然還是在以醫學模式的觀點而不是心理醫學模式的概念來看待現在兒童心理衛生問題。試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也許是由於政府在科技尤其在健康教育資金上投入的不足,使社會和學校對心理衛生問題的預防和解決辦法缺乏正確全面的認識和知識。當然,也不排除人們在觀念上的問題,並且缺乏足夠的心理衛生健康教育。 根據健康促進學校模式實施的社區與學校管理項目,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昆士蘭理工大學預計開展3年的實驗研究並已開始實施。這一為期3
8、年的項目,從其開始實施之初就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關注,這一專案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促進小學兒童在學校、家庭和社區的適應力。為實現這一目的,專案強調要通過試驗並建立健康促進學校的方法,來增強兒童已有的能力,並進一步形成新的更有效的能力。到目前為止,昆士蘭理工大學的專案已在當地學校和社區建立了10個適應力促進活動基地。 具體的做法,是由專案組人員負責培訓和技能上的支持,同時吸收一些對相關問題較為熱心的人員,他們可以是政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