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

ID:11436584

大小:6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2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_第1页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_第2页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_第3页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_第4页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与推广(台湾梅山制茶股份有限公司林政丰董事长)台湾茶的种植已有200馀年的历史,从早期大陆移民的自产自製自饮自销,至1858年英法联军进攻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台湾府(安平港)为国际通商口岸后,英人在台收购乌龙茶(粗製茶)运往福州加工精製转销国外。1867年英人约翰杜德在台北艋舺设置精製厂,1869年杜德以福尔摩莎茶标记将台湾乌龙茶直销美国而大受欢迎。1873年台湾乌龙茶受国际茶叶市场不景气影响,发生滞销的情形,茶商随机应变,将滞销的部份乌龙茶运到福州,以薰製方式製成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再销国际市场受到欢迎。1881年台北大稻埕『源

2、隆行』开始自製包种茶,使台湾包种茶首次销售到海外,自此台湾乌龙茶与台湾包种茶两者有并驾齐驱与相提并论的趋势。台湾茶叶于1893年输出量达到9836馀公吨的新高峰;此时茶已成为台湾的重要产业,但部份眼光短浅的商人,粗製滥造混杂参劣,加上印度、锡兰、爪哇等国茶叶逐渐兴起,国际竞争激烈,台湾茶业发展又面临危机,台湾巡抚刘铭传命业者在台北组织『茶郊永和兴』为辅导台茶之机构,充分发挥业者合作与团结和谐的功能,奠定台茶日后稳定发展之基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传统上日人以饮用绿茶类之煎茶为主,据台后极力改进台湾包种茶之製法,使包种茶

3、之产量及品质均有提昇,逐渐取代乌龙茶成为主要外销茶种。1903年台湾红茶在国际市场已有一定之地位,台湾总督府为促使台茶之发展,于桃园厅竹北二堡草湳坡设立『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製茶试验场』(及本场前身),以科学的试验研究改进民间人工製茶之方式,促使民间机构设立製茶场为主要使命。1935年台湾总督府又于南投县日月潭畔设立『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红茶试验製支所』(本场鱼池分场前身),以发展台湾红茶为目标。1944年台湾茶叶外销量包种茶高达7346公吨,红茶亦达5800公吨,年外销量13146公吨。使红茶成为继乌龙茶、包种茶之后台湾外销之第三种类。194

4、5年二次大战结束,台茶种植面积虽仍有34000公顷,生产量却仅有1400公吨左右,输出量28公吨,台湾茶业生产因战争而陷入停滞状态;战后经政府积极奖励茶农重建茶园,整修製茶工厂,至1954年茶园面积以增至46000公顷生产量达13000公顿,该年的外销量并将前年度滞销的库存量一併清出,超过年产量而达14800公吨,开创历年台茶外销的空前纪录。1964年台茶外销量14900公吨,绿茶是台茶外销的第四茶类,主要以北非及日本为主,这一年台湾绿茶外销量超过了红茶而高居首位1973年以后绿茶外销一蹶不振。台湾乌龙茶生产再度抬头,并转型成为内销茶的主流。1971

5、年以后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农村劳力外移,茶叶生产成本提高,加上国际绿茶市场变化诸如中国大陆廉价的绿茶产量增加,日本绿茶产量已自给自足,因而使台湾绿茶市场低迷外销受阻。此时正值推行十大建设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国人生活水准提高,为了解决茶叶滞销危机,政府宣导饮茶的益处,鼓励国人多喝茶,以提高国内茶叶的消费量,另一方面茶艺馆的兴起。使台湾茶与文化结合的传统再度受到重视。因此饮茶风气盛行,使过去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产业顺利的转变为生产高价位的内销包种茶、乌龙茶,国人平均饮茶量在1977年为每人0.3公斤,1997年每人增为1.3公斤,20年间足足提高了4倍有馀。回

6、顾一百年来的台湾农业发展,尤其是在特用作物方面如蔗糖、棉麻蚕丝、樟脑、香茅、淤草、凤梨、芦笋、香菇…等等都是台湾盛极一时的外销作物,曾几何时都因成本太高或为替代品取代而趋没落,唯有台湾茶叶,历经百馀年来的风雨飘摇仍能够随著世界的需求变化而转型由乌龙茶、包种茶、红茶而绿茶,由外销顺利转行为内销,迄今仍为台湾特用作物最具竞争性的作物之一。此乃与茶叶改良场之试验研究息息相关,包括育种栽培、製茶技术、机械改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等之开发研究、均能突破困境顺利转型。目前政府正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台湾在加入WTO后衝击最大的将是竞争力较弱的农产业,茶

7、当然也免不了受到衝击,但是我们知道茶属嗜好性饮料,口味的喜好是最主要的选择,以目前台式清香包种茶与乌龙茶所独具的口味,除国人的喜爱外,也受欧美日及中国大陆等地品茗人士的欢迎,我们有信心在加入WTO后能够与境外的茶叶竞争,为了使衝击的程度受到最小,今后台湾茶叶之发展除应继续提昇品质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亦为主要诉求,茶叶改良场将在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的政策领导下採取下列措施,达成此项目标。一、茶作方面(一)优良品种之选育:茶树为异交植物,依据报告其自交率在2~3%以下,过去都以杂交育种为主,育种期长达20~30年,为成效并不尽理想,茶叶改良场育成正

8、式命名的品种虽有18个,但在适製部份发酵茶的品种中,栽培面积无一超越优良的地方品种-青心乌龙,而青心乌龙又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