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白居易有关履道池台的诗看其中隐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白居易有关履道池台的诗看其中隐思想第37卷第6期Vo1.37NO.6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2004年11月NOV.2004从白居易有关履道池台的诗看其中隐思想赵建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基础部,北京100071)摘要:履道池台既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主要场所,亦是其精神的安稳栖息地.其有关履道池台的园林诗,细微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的"中隐"心态.借助园林物象设置,诗人营造出一方丰富的精神天地,透过园林物象,感受着无限灵动的宇宙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拓展和愉悦.诗人以幽深绝俗的心境观照园林自然,注重园林隐逸氛围的营造,创造幽深诗境,
2、体味闲适意趣.晚年白居易的心态,反映出中唐以后文士们精神需求的变化.关键词:白居易;履道池台;园林诗;中隐中图分类号: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4)06—0114—04"中隐",是一种身心自然合一的新吏隐观,其中心目标是个体身心的自由适意.传统吏隐者,身在庙堂,心驰山林,依赖身与心的分离来同时维持仕宦地位和超越心态[1].他们只在公务之余或休沐时,到自然或园林中,感受隐居的妙趣,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而中隐之士,既有官职在身,又不被公务所困,优游山水园林,身心闲适自由.大和三年(829),白居易提出了"中隐"思想,在其《中隐》诗中详尽描写了中隐生
3、活的妙处:大隐隐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这种身心合一的吏隐状态的呈现,是多方面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留守,分司之职闲散高俸,给官员提供了充足的物力和自由的时间.中隐之士多是走过宦海风波的退罢官员,离开险恶官场,激烈党争之后,他们的
4、身心归于闲适.洛阳远离长安,没有长安险恶紧张的气氛,政治环境温和.园林也是闲适文人实现中隐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洛阳地处黄河流域,北依邙山,南有伊阙,鸣皋,陆浑,伊,洛,湛,同四水流经其地,洛水穿城而过,而且"洛阳地脉花最宜"(欧阳修《洛阳牡丹图诗》),这些山水和土壤条件,使得洛阳成为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唐大和至大中初这一时期,任职于洛阳的官僚文人,大多在洛阳建有园林.除白居易的履道池台外,还有裴度的集贤林亭,午桥庄别墅,牛僧孺的归仁里宅院,洛城南墅,李仍叔的樱桃岛,张仲方的池台,崔玄亮依仁亭台,皇甫曙的朗之槐亭,郑俞的郑家林亭等.园林与这一时期闲居文人的生活,思想关系极为密切.中
5、隐之士居住,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园林.园林可以说是中隐者诗意的栖居地.园林是在一定空间内自然山水景物的审美配置,隐居于其间者,无需受深山老林的冷寂之苦,便可满足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需求.白居易以履道池台为栖息,生活的主要场所,透过其描写履道池台的园林诗,我们可以更细微真切地感受到"中隐"生活中诗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命姿态,也可以进一步理解隐于园林中的诗人是如何求得那一份身心合一的安适感的.一,"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毡帐中的逍遥长庆四年(824),白居易购得故散骑常侍杨凭宅,后经修葺,经营而成履道里宅园,因位于东都履道里而得名.园占地仅十七亩,较之当时洛阳的几处大园林,如平泉庄,
6、集贤里宅院,就显得小得多.对于自家园林的窄小,白居易是很在意的,他在诗中几次写到这一点.他曾以园林的口气劝自己"假如宰相池亭好,作客何如作主人"(《代林园戏赠》),"往往归来嫌窄小,年年为主莫无情"(《重戏赠》).但同时,他也找到了自我心理平衡的理由.收稿日期:2【)(]4一O8—16作者简介:赵建梅(1967一),女,河北康保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基础部讲师,博士,从事唐宋文学研究.?114?宅园虽小,自己可以成为真正的主人,与那些羁身官场,有园不能归的达官贵人比较起来,自己就是幸运者.如大和六年(832)有诗《履道居三首》(其一):"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厌贫家活计微.大有高门
7、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开成三年(838)所作《自题小园》中有诗句"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但斗为主人,一坐十余载".宅园虽小,却足以成为诗人安适,知足心境的栖息地.在《池上篇》中,他写到:勿谓土狭,何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蛙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我前.时吟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土狭","地偏",在白居易看来已不再重要.在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