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阮籍咏怀诗的用典看其深隐的内心世界

从阮籍咏怀诗的用典看其深隐的内心世界

ID:10091179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从阮籍咏怀诗的用典看其深隐的内心世界_第1页
从阮籍咏怀诗的用典看其深隐的内心世界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阮籍咏怀诗的用典看其深隐的内心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阮籍咏怀诗的用典看其深隐的内心世界骆芳玉09中师(2)班2009015244138摘要: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他生活在魏晋交替之际,正值社会混乱,政局黑暗。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他只好沉溺于饮酒,以饮酒来躲避那个混论不堪的时代。危亡的乱世造就了阮籍处世谨慎、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也使得他的咏怀诗含蓄、迂回、吞吐、蕴藉。故钟嵘的《诗品》称其”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读阮籍的咏怀诗,我们不难发现他运用了很多的典故。众所周知,典故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

2、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那么阮籍用典的良苦用心何在?其深隐的内心世界又有几个人能懂?关键词:典故意象内心世界感慨悲叹一、江水枫林寄情意,高蔡黄雀徒伤悲首先我们谈论一下为什么阮籍要借助典故来抒发他的内心世界,为什么阮籍的咏怀诗意旨遥深,婉曲缱绻。从历史背景入手,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无能昏庸又荒淫无度,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时代是那样的黑暗,社会是那样的没有希望。如果阮籍像嵇康那样显露和豪放的话,如果阮籍不懂得含蓄的话,我想阮籍自身也难以保全,更别提能够写出意旨遥深的咏怀诗了。在阮籍的咏怀诗中,其用典

3、凸现出浓重的史鉴意识以及深沉宏远的历史感。而阮籍用典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凭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来欣赏一下阮籍用典的精湛手法吧!在阮籍咏怀诗《湛湛长江水》中,这么几句:“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几个简单的意象罢了,然而这几个意象都是有出处的。“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出自《楚辞》里的《招魂》篇:“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在波涛滚滚,悠远缠绵的深幽的江水岸上有一片茂密的枫树林。这两句诗涉及什么呢?还得从历史背景入手,据《资治通鉴》记载,齐王芳(

4、曹魏的君主)在正始元年到平乐观饮宴游乐,大将军司马师认为曹芳荒淫无度,故劝太后废齐王芳,“群臣送者皆为流涕”。都说阮籍的诗意旨遥深,这两句恐怕也不简单,折射就是齐王芳被废之事吧,不然何来后面的“楚地”“朝云”之叹呢?从王逸对《楚辞》的注解来看,这两句还隐喻了阮籍一份不得知遇,不得任用,生不逢时的悲哀。简简单单的典故却蕴含着这么多的情感,由此可见阮籍委曲求全,节制极高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不简单。“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出自《战国策》中的《庄辛说楚襄王》,里面记载的是楚国的庄辛劝谏楚襄王切勿耽于逸乐,否则国家就像黄雀耽于逸乐那样“朝游茂树,夕调酸咸”了。在

5、这首诗中,阮籍暗喻的则是曹魏的君主齐王芳只知道沉浮享乐,而不知道司马氏父子内藏窥窃篡魏的野心,曹魏的江山岌岌可危。一想到以上的可能性,阮籍内心的悲哀便蔓延开来,对于国家的担忧也跃然纸上,以至于“涕下谁能禁”。在外人看来,阮籍放浪,恣纵,不守礼法,然而并不能说明他的内心世界同样的豁达与豪放。尽管他胸怀济世志,却一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内心世界的悲苦谁能懂呢?二、李斯苏秦盲功利,落得杀身一下场在阮籍咏怀诗《登高临四野》中有这么一句:“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李公即李斯,而苏子即苏秦。李斯为楚国上蔡人,秦时为秦国丞相,在始皇崩胡亥即位后,李斯与赵高互相猜忌,最

6、终以李斯失败告终,落得个腰斩灭三族的下场。李斯在临死前还怀念“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之乐”,然而已不再有机会。苏秦呢,游说六国,并佩了六国的相印。可是落得个什么下场呢?“齐大夫使人刺杀之”。李斯和苏秦追求功名利禄,最终落得个杀身的下场,这就是追求功名利禄的代价,也就是所谓的“求仁自得仁”,自己怎样种因就怎样结果。深层次去分析和体验的内心世界,我们不难推出阮籍是在借李斯苏秦之事来讽喻在魏晋之际,党附司马氏父子,帮助司马氏图谋篡取曹魏天下,贪婪的追求功名财富的钟会、成济之党。从以上两个典故我们也可以看出阮籍不愿与钟会之党同流合污,不贪图富贵,品格高洁的性格特

7、点,也可以推断出阮籍内心世界还是很关注于政局局势以及对于人世盛衰无常的感慨与悲叹。三、妙典展意蕴,深隐亦可求阮籍的咏怀诗还运用了很多其他的典故,典故的使用致使诗意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这些典故要么展示对政治的悲慨,要么抒发他内心世界的苦闷与烦乱。。由典故我们推测出阮籍写诗时的情感,使得阮籍的咏怀诗变得“深隐亦可求”。例如,在《二妃游江滨》中,阮籍运用了江妃二女与郑交甫始好终弃的典故,让我们感受到美好事物转变消逝的概叹。也许阮籍这首诗是为了其他事,其他人,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感受到阮籍内心深处的悲叹,感受阮籍内心世界的愤慨。此外,《嘉树下成蹊

8、》运用了伯夷叔齐隐居的典故,《昔日繁华子》运用了安陵君和龙阳君的典故,《天马出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