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5237
大小:684.95 KB
页数:126页
时间:2017-11-07
《《顿悟入道要门论》要解 百度文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顿悟入道要门论》要解通澈禅师2015年3月1大珠慧海禅师语录唐沙门慧海撰通澈禅师讲解(根据录音整理,未经禅师审阅)卷上顿悟入道要门论新的一年的禅修活动开始了,在第七个禅七中,我们主要学习祖师的一些语录,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些语录。因为祖师们的这些语录,是他们一生对禅法的精髓的传承。我们从这些语录里面,可以窥探到祖师对禅法是如何理解的,如何修学的,这是很宝贵的资源。因为祖师音容笑貌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他们对佛法对禅法修证的精髓,却通过文字给我们留了下来。我们如果真正的想修学好禅法,使我们真正的得到利益,我们就需要借鉴祖师,借鉴前人的这些宝贵经验和宝贵资源。他们的语录,他们
2、的言行,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就像指路灯一样,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走入歧途。所以,我觉得学习祖师语录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毕竟是多少祖师经过多少年的修行所传下来的精髓,而又经过多少年的验证,使千锤百炼的禅法传承下来,所以,这真的是我们要好好修学的东西。禅法非常重要,禅法的利益是无穷的,我们要深得其利益,我们得不到它的利益,是我们对它的认识和修法不够。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举办了六期,也就是半年的禅修活动,到今天大家有了共同的心得,就是禅法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2要,越修我们越得利益。在这六期当中,大家佛法修学的理解确实受益很大,这是难能可贵的。
3、因为佛法需要慢慢地熏习,长期地学习,长期地去修证,才能得到大利益,才能得到大智慧。我们的成长,我们所得的利益,是在不知不觉地修学当中自然就产生了。所以说,我们下了工夫,不会得不到什么东西,你已经得到了,只是从我们的六根上,从见闻觉知上没有感觉到,这不能说我们没有得到。其实呢,一些善根,一些慧根,已经在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滋长了,这也是我们修学的利益所得之处。从今年开始,我想要加强这个禅修,这当然需要我们有禅法的知见,就是以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我们修学。这个正确的思想,也需要我们下工夫去理顺,去学习,去建立,这得下工夫。当然说,从自性中所流出来的禅法,于内于外能相应、能融合能成为一
4、体,那当然是最好了,那是上上禅法,那确实是上上禅法。但是,在我们还不能如此的情况下,还得需要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知见,要有一个佛法的路标。也就是说,还需要一盏指引我们修行的明灯。这盏明灯就是几千年来祖师大德们留下来的这些禅修的精髓。我们从《禅宗全书》里面就可以看出,特别是语录,有很多。有成就的祖师大德,都有自己的语录。这些语录,记录了他们一生的行持、一生的修持,特别是他们一些思想的光辉。所以,我们还得加紧学。今天我想,我们一个月一期,时间确实很短,一期只有五天,说七天其实只有五天的时间。一个月只有五天的时间,那一年只有五十天的时间,真正的修学时间也就是不到两个月,这个时间
5、还是比较少,所以我们还要加大修学的力度。我也一再想,多办几期,或是利用周末这些日子用来修学。我们还是准备逐步逐步地办,让我们吸收祖师留下的这些东西,有一个很好的受益。今天我们学习大珠禅师的语录。大珠禅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禅师,是马祖的3弟子。对马祖的传承,这语录很具有代表性。他写了一篇《顿悟入道要门论》,为后世修学禅法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直到现在,此论在禅学当中的位置一直很重要,大家都喜欢去看。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这是祖师自己谦虚。说,和南礼拜十方诸佛,诸大菩萨,弟子做此论,很
6、担心不会圣心,恐与佛意不符,所以愿赐忏悔。若会,如果与圣理相符呢,那就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这是禅师一个很自谦的开篇,从这一点就体现出一个禅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修养,那就是虚怀若谷,谦虚,谦卑。越是谦虚,越能会解圣意。通过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祖师没有任何架子,没有任何的造作,没有任何的傲慢,显示出祖师的谦谦的胸怀和心量。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修学佛法,其实就在当下。那我们现在呢,当然凡夫一开始都有这个过程,应从消除我慢开始。别的我们不讲,只讲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一开始做居士的时候,可能刚入佛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就多做一点事,多干活啊,或多布施啊……,对法师非常
7、恭敬,对同修也非常客气。可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这个心就没有了。或者我们一出家,头一剃,衣服一换,变了!说,你干点活吧!我还能干活?我已经是出家师父了,怎么可以干活?这个佛法还没怎么修学,这就开始傲慢了。所以很多人,就是因为我慢,遮蔽了他一切进步的心缘。我慢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也很深,可一直追溯到本心,也就是自性的本源。总体来说,这个慢心从何而有,依何而得?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我们都知道,修行就是修心,修禅,禅就是心。这个慢心来了,这是怎么来的?你什么行为,表现的就是什么心,什么样的言语,这就是心啊。所以,我们4说放下、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