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

ID:11331486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_第1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_第2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_第3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_第4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这节包括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和种群的数量特征两部分内容,还简单介绍了种群的空间特征。在教材安排上,从问题探讨中发现这节课很重视科学方法的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进而引出种群重要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在知识内容上,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这几个特征并不

2、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层次之分的。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上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对种群的概念理解较到位,所以只需要对这一概念回顾,群落是一个新概念,需要稍作介绍,对于这一节中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和数量特征这两部分内容,其中种群密度的概念和调查方法比较难理解,而种群的其它的几个特点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在课程安排上种群密度的概念及样方法的操作应该花较

3、大功夫,其它特征较为容易理解,就可以花较短的时间。三.教学目标:1.掌握种群密度的概念,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2.掌握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以及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即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3.关注人口问题,了解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导入这是一群在冰原上栖息的企鹅,我们仔细看,这些企鹅中雌雄老幼,济济一堂,彼此好像在交流着什么,成年个体似乎正在为幼小个体阻挡着凛冽寒风。我们再看图中的题诗:整体不是部

4、分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为什么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呢?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这群企鹅是不是一个种群呢?我们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她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种群到底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学生观察图表,并思考问题通过章节的题图和图中的诗,引发学生思考,意识到群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现在每两个人有一张纸,假设这副图是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圆点代表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它植物。请四个人为一个小

5、组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并逐个计数两分钟之后,我请同学说出你们小组的结果。XX同学,你来告诉大家你们小组估算的结果是多少?其实我们刚刚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在计算种群的一个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即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为后面讲解样方法作铺垫。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课本60页有这句话,请同学们勾画下来。根据这个概念,大家能不能举出例子?比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鲤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青蛙的数量等这些都表示的是种群密度。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种群密

6、度应该是,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我们来看这是海洋中的一种淡水鱼,我们看到第一幅图的种群密度最高,第二幅图次之,第三幅图中是最低的。让学生根据图纸计算蒲公英的数量,并进一步讨论改进方法。通过观察图,把抽象的种群密度具体化。样方法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最准确的办法是直接记数,但是大多数种群的数量都比较大,通过计数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就要用到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估算的方法。我们刚才在计数蒲公英的数量的时候,已经在尝试着调查种群密度了,我们来请几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估算方法。同学们

7、讨论出的这种方法就是样方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中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通过我们刚刚的调查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种方法应该包括哪些步骤,首先我们要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对象应该是某个种群,既然是一个种群就应该是同种生物,选定了调查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取样,接下来就要计数,最后就是计算种群密度,也就是求各样方的平均值。请同学们把这个样方法的基本过程记在课本上。通过对样方法的介绍,同学们来思考下面这几个

8、问题。1、什么是样方?2、要选取几个样方?3、样方的大小一般定为多大?4、取样的关键是什么?5、取样的方法有哪些?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会影响,样方数量太少,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来说样方数量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值,但是样方太多,整体取样就相当于逐个计数,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随机取样,主要是为了排除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样方具有代表性,使统计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我们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