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乘数原理”论文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

ID:11330884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_第1页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_第2页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_第3页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_第4页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析“乘数原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评析“乘数原理”论文..内容提要:本文选择杨君昌先生的《微观宏观经济学》为例,指出:采用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叙述投资的“乘数原理”不成立,有此得到的凯恩斯投资乘数公式不成立。一.前言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引进的欧美主流宏观经济学里,都有“乘数原理”这个章节。有的书里用公式证明,有的书里用表格说明,还有的用几何图形描述。有的叙述比较简单,限于所谓两分法,即把收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再假定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实际上就是把收入分解为消费和投资两部分。有的作者叙述得稍微复杂下些,在消费一项又分解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又分解为个人投资和政府

2、投资,政府消费加政府投资构成政府购买,于是把收入分解成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项。还有的作者引入税收,居民的税后收入变成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分解为消费和储蓄,储蓄再转化为投资,税收还有比例税、差额税的区别,储蓄转化为投资还有完全转化和部分转化的区别。还有著作者考虑了进出口。当然,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细分下去,但不管怎么分,最后无非是消费和投资两种经济运动方式。所以,两分法,即把收入分解为消费和投资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果经济系统的最基本的两分法描述没有问题了,再深入下去也不难。而如果经济系统最基本的两分法的叙述都难以自园

3、,后面肯定是越深入漏洞越多。不管大家同意不同意,就算本人眼低手低,本文还是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经济系统入手,按两分法讨论所谓“乘数原理”。二.增加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均衡”说不通我们以书作(杨君昌,1999)为例,说明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均衡”,是何等荒谬。首先请看该书表18-1,本文整表摘录见后。“假定社会聚集需求是由消费和投资这两个部分组成的。国民收入均衡要求国民收入正好等于社会聚集(总)需求。在表18-1中,时期0的国民收入(500亿元)正好等于社会总需求(500亿元),我们用框框标明。这是需要说明的第一点。”

4、(杨君昌,1999,第355页)评析。在表18-1中,共有5个栏目:(1)时期、(2)国民收入、(3)消费、(4)投资、(5)聚集需求。既然这里只讨论国民收入,读者就可以推知:表中的投资是指追加投资,即净投资,不包含折旧重投资。为什么?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折旧与国民收入是并列项,互相没有从属关系,固定资产折旧和国民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GNP),而这里不讨论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存在潜在假设:固定资产折旧按原值重投资。这样,在时期0,国民收入是500亿元,其中消费为450亿元,投资为50亿元,这时的供需是平衡的。“第二点要说明的是,每期消

5、费数是怎样增加的。我们看到,每期的国民收入是以25亿元的固定数量增加的,而国民消费是以20亿元的固定数量增加的,由此可得出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评析。这一段想解释“每期消费数是怎样增加的”,给出的结果是“每期的国民收入是以25亿元的固定数量增加的,而国民消费是以20亿元的固定数量增加的”。显然,给出的两个数字是用来计算边际消费倾向的,而并没有解释“每期的国民收入”为什么“是以25亿元的固定数量增加的”。这个问题只好由我来补充。由于时期0有净投资50亿元,所以使得时期1的国民收入比时期0增长25亿元,换句话说,这25亿元国民收入是由投资

6、50亿元产出的。投资50亿元,产出国民收入25亿元,所以这个经济系统的资本-国民收入产出比率为50:25=2:1。按这个数据,对时期0的国民收入500亿元进行估算,时期0的资本存量应该等于1000亿元。1000亿元资本,按照2:1的资本-国民收入产出比率计算,就得到时期0产出的500亿元国民收入。时期0的国民收入500亿元中,又有50亿元用作追加投资,所以,时期1的资本存量变成1000+50=1050亿元。1050亿元资本存量,按照2:1的资本-国民收入产出比率,就得到时期1的国民收入525亿元。怎么样?我补充得有没有道理?“第三

7、点要说明的是,如果投资始终保持50亿元,那末,从时期1开始就会发生国民收入大于社会总需求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表18-1中没有具体表示出来,但读者可自行推算。比如,时期1的投资仍维持50亿元,那末社会总需求为470+50=520亿元,小于国民收入525亿元,这5亿元的差额就是没有转化为投资的储蓄额。越往后,如果投资仍保持50亿元,其差额就会越大,像时期11的社会总需求为670+50=720亿元,即小于国民收入55亿元(775-720),这个差额就意味着储蓄大于投资的数量。”(杨君昌,1999,第356-357页)评析。上面提到的自行推

8、算并不难,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列成本文的表1于后。不过表1是列出来了,疑问也就跟着来了。按理说,前面提到的国民收入两分法,已经假定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了,所以这道题目中的各期投资就不能再假定为不变,而是应该随储蓄的多少而变;或者,如果假定各期的投资不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