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

ID:11328427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_第1页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_第2页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_第3页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_第4页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灞桥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交流会交流材料之一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西安市宇航中学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西安市宇航中学2010届高考工作反思2010年的高考非同往常,它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融汇了新课改的方法,实践了新课改的创新,是我省实行新课改一轮的一次检验,更是我省继续深化新课改的前站,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至关重要。为此,我校高度重视,从三年前开始研读“新课改”目标,把握“新课改”原则,揣摩“新课改”精髓,实践“新课改”要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夯实基础。进入2009—2010年这个关键的收获时节,我校上下更是万众一心,在区教育局党委及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扣“

2、办精品学校,实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尤其是高三教师,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围绕课堂抓教改,围绕质量抓管理,围绕教研抓提高,树立信心,狠抓常规,落实过程,谋求效率,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带领广大教师开拓创新,力争教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质量有飞跃。现将我校2010届高考备考的做法汇报如下:一、研读“新课改”把握“新”方向(一)新课改的原则与意义“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在于“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上世纪末中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课改。“新课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

3、革纲要,遵循“既保证平稳过渡,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原则,具体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使高考公平、有效。因此,新课改从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实施了六大“改变”,即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强调“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强调教材实行国家、地方

4、、学校三级管理。(二)新课改的考试内容“新课改”的考试内容要实现一个衔接、三个贴近、一个能力。即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题型或科目的设置是在坚持统一与公平的基础上,基本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让学生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的同时,将考试变成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过程,赋予考试人性化的意义。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复习备考(一)坚持课改,宏观调控1.明确目标,抓好常规最基本才是最根本的。明确目标,定准措施,抓好常规,落实过程,持之以恒地坚持做,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校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早安排、早动

5、员、早行动、早落实、早到人人明白”;在工作实施方面强调“做细致、做实在、做到位、做持久、做到个个极致”。早在新生一入学教师们就明确了三年后的高考总体质量目标,当学生进入高三时学校就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班,再由各班落实到学生。各班、各科也实行“达标率”管理,每次考试后都要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激励学生步步向目标迈进。2、抓好班风学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班风、学风对高考至关重要。到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学业问题很多,例如:盲目自信、惰性、浮躁、悲观、绝望等。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做好心理疏导,对备战高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落质量目标,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全部分配到各个班级,负责各班级的教学管理,发

6、现问题及时协调沟通。学校每天对各班实行量化管理,并每周公示班级量化分,促进校风、班风、学风良性循环。班主任跟班勤,择时搞些课外活动,调节学习气氛和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同时,高三老师时时处处关爱学生,言传身教;每次模考都能及时找学生谈心,使学生消除盲目,不再浮躁,增强了竞争的信心和实力。(二)探究课改,科学备考1.学习《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我校本届高三年级组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团队。通过新课改培训和对课改省高考题的研讨,我校高三教师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三者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了《课程标准》是编制教材的

7、依据,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教育部《考试大纲》编写的依据。教材虽有多个版本,其选择的案例、例题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从教教材型教师向用教材型教师转化,我校高三教师结合普通中学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差,自学能动性弱的现状,针对教材多,课时紧的实际,复习时我们改变了唯“教材”至上的陋习。例如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是高考命题的样本,我们认真研究它的思路、特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