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ID:11321412

大小:2.84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7-11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_第1页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_第2页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_第3页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_第4页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大地都有一股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浪潮,给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压力,形成极为繁忙的周期性“春运”。而构成这一潮涌的主体部分,是返乡和回城的农民工。这一景象被称为“民工潮”。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农民工,顾

2、名思义,是“农民”和“工人”的结合。那么,农民工究竟该姓“农”还是姓“工”呢?这是农民工最关心的一个问题。2003年9月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加入工会被首次写入这次大会的报告。2004年初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第一次明确认定“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这样的论断,有着充分的实践依据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与农村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农民工”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2.理

3、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外打工对农民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资料收集、逻辑推理演绎、组织协调能力,并分析、归纳、探寻农民工问题解决之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自觉学习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对农民工现象有正确的认识。难点如何客观地认识评价农民工。本节导航1.庞大的农民工队伍2.农民工与农村3.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研究思路农民工的现状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

4、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农民第二、三产业职业属性:身份属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外资企业陆续兴办,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民进城务工。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

5、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一、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对国家而言:农民工对国家GDP增长的贡献约占20%~23%(1982年~1997年)。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998~2000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据测算:一个进城农民工给城市创造价值25000元,拿走8000元,剩余17000给城市。如果一个城市有20万农民工,一年给城市创造剩余价值是多少?民工潮思考1.根据你的所见所闻,农民工主要在哪些行业就业?这些行业有何共同性?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目录,把脏乱差工作留给民工。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

6、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这些行业的共同性是:收入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工作时间长等。脏、累、险、重、苦、差支付民工工资的策略是“三步曲”:第一步,每月只给基本生活费,一般几十元,有的企业甚至不发生活费,只供应饭菜;第二步,工程进度超过80%后,如果民工要求支付工资,企业即兑付一小部分,并给予一些承诺和安抚,糊弄着工程完工。第三步,工程完工后,民工索要剩余的大部分工资,多数企业的对策是要就给点,要得紧即多给,要得松即少给。总的原则即“能拖一天是一天”,方法就像“捉迷藏”,常用的借口是“业主的钱还没来”。支付民工

7、工资的策略农民工农民工生活现状思考2.促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经济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教育个人动机和需要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可选择的出路大致有三个:(1)“离土不离乡”,即到小城镇就业。 (2)“不离土也不离乡”,即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 (3)“离土离乡”,即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其中,“离土不离乡”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有赖于小城镇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