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0465
大小:272.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7
《2017年江西育华学校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东方优能中学2017年江西育华学校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出题人:初一语文备课组2017.9.20亲爱的同学们:走进2017年的九月,你就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征途,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发髻混为一谈(hǔn)B.莅临(lì)嘹亮应运而生(yīng)C.偌大(nuò)屋檐鸦雀无声(yā)D.薄雾(b
2、ó)贮藏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句中,家电等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都是游玩的人,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B.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初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C.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醉酒驾车的行为不足为训。D.江西师大附中张校长的主题报告非常具有吸引力,中途退场的观众真是凤毛麟角。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B.央视举办的“
3、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C.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D.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件乐事。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A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虎虎而蹲,晒布岩直挂而下,石色微红,寸草不生,壮观而耐看,天游是绝顶,一览众山,使人有出尘之想。武夷山的好处是有山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是枯水期,水浅,竹筏与卵石相摩,格格有声。溪随山宛曲,水极清,溪底
4、皆黑色大卵石。坐在筏上,左顾右盼,应接不暇。九曲溪是天造奇境。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5.下边句子的加点的词表示朗读时的重音,哪一句不恰当()(2分)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读时应重读,读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B.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刚睡醒”“张开”读时应重读,读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C.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的逼你的眼。(“绿”、“逼”读时应重读,读出雨的清新。)1新东方优能中学D.刚起头儿,有的是
5、工夫,有的是希望。(两个“有的”重读,强调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美好希望)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对《次北固山下》德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德一项()(2分)A、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诵读颔联诗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
6、宏天气势。C、劲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为消退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乐诗人内心德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7、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短诗,只有十二字,词句近乎白描,但却内涵极其丰富,其中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
7、情与景、声与色、动与静、虚与实。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B、“幽篁”与“深林”写竹林,作为描写,就是“幽”与“深”两字:“幽”字,让我们想象到竹林绿叶环抱,一派清幽阴凉的氛围:“深”字则让我们想到竹里馆四周竹林茂密的情景。C、“明”字,给画而以光亮,由于诗明月,就显得极为耀眼,在此处与幽深的竹林相匹配,一轮明月下作者愉快而激动地弹琴的画面就显现在我们面前了。D、这首诗所描画的林月的图景,不但有色,还有声。其中“声”有悠扬的古琴声和悦耳的口哨声。(二)阅读下面一
8、段古文,完成8~11题(8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②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④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⑤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e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