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

ID:11282339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上传者:U-991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_第1页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_第2页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_第3页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_第4页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冯亚丽,何华萍,何穗妍,洪爽,唐英【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探讨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路径和方法。本文认为,在新时期,必须在明确师冯亚丽,何华萍,何穗妍,洪爽,唐英【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探讨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路径和方法。本文认为,在新时期,必须在明确师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师德教育,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全面提高师德的水平。【关键词】高校;师德;路径教师思想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在长期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的思想道德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高校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师能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对教师在师德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是国家建设的智力支柱,而且应当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较高修养。这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要完成这一使命,高等学校的教师处于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道德、情操、作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为培养学生做出了贡献。然而,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高校教师角色发生转换,原有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过去,我们的大学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教师以一种教育者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知识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教师传授的方法是单向的,“填鸭式”的,学生被禁锢在课堂上,完全按照教师的思维来思考、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是高分低能的。 中国加入WTO以后,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教师的角色自然发生了转变,他们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育者。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敢于打破清规戒律,打破传统的“框框”和“程式”,努力摒弃一切陈旧的、阻碍启发式教育的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坚定“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敢于争辩,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二)高校教师业务素质面临挑战,原有的业务知识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当今社会是个知识激增的社会,知识总量不断增长,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包括网络在内的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学生获取知识远远不只课堂教学一种渠道。另外,素质教育要求高校教师不单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职能,还要求其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此,教师在具备本专业良好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对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有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将以上学科整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启发式教育思想,确立教师自身的主导地位,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高校师德建设路径分析师德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多层面的问题,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努力提高高校师德水平。但是,师德建设的有效的实际措施却不多见,师德缺失的现象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就有必要探讨新的路径和办法。(一)确定高校师德标准,明确师德建设目标。 在新的世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必然带来师德新的变化。如何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确立起适应新世纪的师德评价标准,已成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学者们对师德标准尚未形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师德标准应是:(1)爱岗敬业,服务于民。(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前进,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一般的师德品质,而且还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有的学者认为师德标准在新时期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具有政治的敏感性和坚定性;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具有创新精神;有动态的不断优化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有健康进步的文化观。从以上几种观点来看,有关师德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单纯化,不仅不利于师德建设和教职工权益维护,而且极易混淆师德概念和判断标准。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种思想和文化给我国的思想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必不可免的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新时期,在确立师德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两个观念。一是“发扬优良传统”的观念。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它是教师以生命影响生命,以人格孵化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的过程。教师向上的空间应当永无止境。因此,尽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仍然坚持用崇高的教育理想来激励教师,坚持用孟二冬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大力宣传表彰良好的师德行为,激励教师渴望成功,追求卓越,努力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加强师德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是“实事求是、因‘人’而宜”的观念。现实中生活的高校教师身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审美的复合环境之中,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活动的领域各有不同。在这样的状况下,在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教师。教师职业准则应努力做到“明确、具体、精细、周密、可操作性强”,明确教师职业的“底线伦理”。既然师德存在不同的层次,师德建设也是有层次性的。要针对时代特点和教师思想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合理设定师德建设的目标,把目前的要求与未来发展方向联系起来;要为不同起点的教师设置不同层次的道德目标追求,确立“上有引导、下有底线”的师德目标定位;要从教师劳动的专业特点出发,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注重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强调教师质量与专业精神不能分离。 这样的师德评价标准,才能为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同和接受,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到提升自身师德素养的事业上来,使师德建设由一种社会要求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二)强化师德教育,提高高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人才的培养最终必须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施中得以实现。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的进步和发展。师德师风教育是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强化师德教育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高校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武装思想与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使高校教师具有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并把握专业知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指导学生学好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现有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未知的新领域。二是加强对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为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其明确使命的神圣和责任的艰巨,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机制,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合理、科学、强有力的制度是搞好一切工作的依靠和保证。只有师德建设制度完善健全,才会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但是在以往的师德建设中,我们更关注于高校教师个人的原因,而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制度建设上。我们要明确,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机制,并不是忽略个人的作用,而是从制度入手来分析制度对教师道德失范到底起什么作用,从而,不断调整政策和制度,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影响个人。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要通过加强职业规范与物质利益的联系,培养追求道德自律的氛围,从而提高教师的道德自觉性和道德水平。高校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有关部门对在教书育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二是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师德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系统内以及相关人员中对照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定性和定量考察评测。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要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师德要求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摒弃重师术、轻师德的做法,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要否决制”。高校师德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师德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机制,确保师德水平取得显著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