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

ID:11277462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_第1页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_第2页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_第3页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_第4页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摘要:企业理论的各个流派中,对企业竞争优势最具有解释力的是资源依赖观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企业能力演进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内部长期积累的能力体系的反映,企业独特能力是某一企业获取经济租金的基础,但是由于模仿和替代的威胁,企业的经济租金极易在竞争中消散,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隔离机制,将竞争者拒之门外。  关键词:独特能力,竞争优势,经济租金,隔离机制  一、流派的演化: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  对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这样一个本原性的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最先试

2、图打开这个“黑箱”的学者是科斯(1937),他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表示怀疑,认为企业不一定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全部资源的配置,因为运用价格机制时,价格系统并非无成本运作,存在着“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也就导致企业的出现,因此企业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能节约某些市场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1985)认为交易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技术上可分的界面存在物品或劳务的转移过程,他指出交易的特性在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从而把“交易”真正作为可分析的一种经济学工具。  资源依赖理论则从另一个

3、角度认识企业的组织特性,强调企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功能的重要性。所谓资源就是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体系(Barney,1991)。该学派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决策是在组织内部发生的,决策处理的是组织面临的环境,管理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feiferandSalancik,1978)。资源依赖模式源于两个假设:一是维持组织的运行需要多种不同的资源,而这些不同资源不可能都由组织自己提供;二是组织的正常运行是由多种活动构成的,而这些活动不可能都在组织内进行,因此企业或组织必须依赖环境以求资源,

4、同时必须依赖其他企业的活动来维持正常运行。但是该理论并不排斥企业积极主动面对环境的可能性,认为希望按照自己的优势来控制环境,而不仅仅是环境的被动接收者(AldrichandPfeffer,1976)。  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共同点在于认同企业与市场(或环境)的价值置换功能,企业或组织与环境有确定的界面,发生在界面间的资源交流,在交易成本理论看来是一种弥补企业或市场功能失灵的价值转移活动;而按资源依赖理论,则是企业通过内部的权力安排结合外部的群体需要,选择组织所需要的资源。  由此可见企业与市场(或

5、环境)的边界是存在的,但是对于企业边界的划分依据、企业的特性和真实内涵,则是以上两种理论所难于解释的;而基于熊彼特经济发展周期理论的演进经济学和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以自有资源存量为基础的,并通过资源流量的增加藉以形成异质性能力,企业是能够提供优越租金的唯一资源组合(Dierickxand5Cool,1989;Barney,1991),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各个企业的分化、兴衰和发展,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要依赖于组织内的特定资源和能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以企业为细

6、胞的经济体系由于异质性能力带来的非均衡发展,比如企业创新通过“创造性破坏”带来资源要素和企业能力的重构,改变技术发展的范式和轨迹,体现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动(J.Schumpeter,1934,1945)。因此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决非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同质性生产“转换器”,也不仅仅是规模不一的生产函数,而是以资源为基础的能力体系的反映,各个企业均有自身的边界、规模和功能。  二、企业边界:能力体系的整合  企业在多大范围内存在,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企业多元化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这正是企业边界要解决的问题

7、。演进经济学派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具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异质性或特质性能力,这并不能通过交易从市场取得,企业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问题,围绕这些决策和组织活动,形成了企业的能力体系(Eliasson,1990)。企业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共同价值系统、管理者所拥有的独立管理和诀窍(Spender,1989)。  人类知识包括两类:一种是来自个人的经历和工作,它是一种个人知识诀窍,不会轻易转让他人,持有者通常比其他人具有优势,这种知识也称为“意会知识”;第二种是可传递知识,

8、原则上是每个人都能学习得到的,但它的使用也许受到保密或相关法律或其他障碍的保护,因而也就成为企业特有的无形资产,这种知识也称为“显性知识”。两种知识都随企业经营业务而增长,且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刺激其增长。不过尼尔森和温特(1982)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实际都是处于完全显性和完全意会之间的一个连续系统,个人拥有的知识在组织成员的交流中将逐步转化为组织的知识。也有学者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组织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