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

ID:1127623

大小:10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三点导析】1.考点: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重点: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及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3.难点:认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的阶段特征;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方法导拨】1.如何全面地掌握汉朝以后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先要把握汉朝时期的儒学的基本状况,然后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顺序有条理地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成为正

2、统)”的四步历程。汉朝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依然有所发展;隋唐时期——发扬光大,更辉煌;宋朝——程朱理学兴起,儒学思想走向成熟;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心学”的产生。2.理学,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如何看待它?要辩证地看待: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科学或可取的一面:(1)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2)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产生了十分积

3、极的影响。(3)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4)宋明理学强调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义轻利观念;重礼轻法观念。【要点导学】要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要点二:程朱理学1

4、.形成: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抨击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____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代表人物及主张:程颢、程颐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并把它和直接联系起来,并提出“”的认识论。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_______,并指出____与天理一致,所以强调“”。他还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_______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影响: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_____,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成为后世科举考

5、试依据的教科书;传及日本朝鲜,形成“”学派。要点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是南宋的理学家,他把“”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天地万物都在____中,只需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____所致。宣扬“”“”的命题。认识论上提出“”和“”的学说。3.影响:明朝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探究导引】1.阅读下列材料,以“三教合一”为突破口,探究“宋明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感悟儒教思想与时俱进的演变。材料一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

6、逐渐出现了危机。三教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合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更新丰富儒学体系,吸纳佛、道哲学。材料二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

7、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1)据上述材料,探究“理学”出现的社会背景?(2)你如何看待“理学”的出现?2.阅读下列材料,以“陆王心学”为突破口,探究儒家思想是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

8、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1)上述材料反映了王守仁的哪些思想和主张?(2)你如何看待这些思想和主张?【精题导析】  例1(2010年广东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路:首先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