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ID:11259313

大小: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1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产业已由原来单纯的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拓展到“保供、增收、就业、创汇”四大功能,成了保障城市居民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城乡就业和扩大出口创汇的朝阳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少,推进措施乏力,部分大中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难”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及省政府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及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产业发

2、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我市蔬菜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2009年,全市蔬菜播面71.78万亩,产量152.6万吨,产值21.46亿元,占种植业产值20.1%,食用菌生产规模5400万袋,鲜菇年产量9.1万吨,产值4.2亿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16·基本建成了市及各县(市)城镇郊区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汉江沿线的胡集、柴湖、旧口、石牌、李市、马良等乡镇外销菜基地,平原湖区的高阳、毛李等乡镇水生菜基地及大洪山荆山余脉的张集、客店、绿林、三阳、仙居、马河、栗溪等乡镇食用菌基地。并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蔬菜布局由分散插花向

3、相对集中转变,二是蔬菜产品供求由供不应求向批量外销转变,三是蔬菜经营由提篮小卖向产业化发展转变。市场供应方面,2009年全市蔬菜食用菌社会总产量161.7万吨,其中西甜瓜总产量18.98万吨。蔬菜食用菌商品量约90万吨(不含西甜瓜),全市城镇人口年需消费量38万吨,外销量达50多万吨。从总量上来看,我市蔬菜供给有余,但因品种单一,且上市集中,市场供应不均衡,“淡”“旺”季比较明显,存在结构性缺菜。(二)优势分析1、自然条件优越:荆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9℃左右,最热的6-7月平

4、均气温25.5℃,最冷的12-2月平均气温5.4℃,年降雨量980毫米,日照时数1337-1786小时,土壤、雨水和光热资源适于各类蔬菜的生长,具有发展蔬菜明显的地理与气候优势。2、区域优势明显:荆门地处湖北省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环境。焦枝铁路·16·纵贯南北,汉江水域贯穿全境;宜(昌)黄(石)、汉(口)十(堰)高速与我市境内的襄(樊)荆(州)、荆(门)武(汉)、随(州)岳(阳)高速公路构成交通“大三角”;江汉航线穿越荆门将长江和汉江连接成一条水运捷径。公路大骨架、水上黄金道、铁路大动脉相互交汇,四通八达,便于蔬菜产品向全省、全国集散流通。

5、3、蔬菜产业优势与特色突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蔬菜的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的形成,商品蔬菜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转移。我市蔬菜经过多轮的市场选择与技术沉淀,形成了自身优势和特色。胡集大白菜、柴湖大蒜、官庄湖西甜瓜、文集的黄瓜、石牌及旧口甘蓝、李市藜蒿、拾桥空心菜等露地蔬菜都已实现“一村或多村一品”,成为地方特色和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钟祥市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蔬菜优势产区。(三)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1、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菜农生产积极性受影响。蔬菜一直被认为是高效经济作物,市场化程度高,因此,各级财政对其投入少,我市财政虽然从2005年开始每年安

6、排了50万元左右支农资金,但仅用于市郊大棚设施的以奖代补。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菜农自发投入难以得到快速发展,由于蔬菜生产存在生产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上蔬菜流通成本的上涨,菜农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2、蔬菜基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16·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大多数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老基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新基地基础设施不配套,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据调查统计,全市旱涝保收的蔬菜基地面积不足40%。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服务体系缺失。随着新建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和老蔬菜基地的被占

7、征用,新菜区所占比重逐年扩大,新菜区农民既无种菜经验又无生产技术,县、乡两级蔬菜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培训、生产指导与示范推广很难落实到位。4、蔬菜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不够完善。2009年全市蔬菜社会总产量152.6万吨,而加工蔬菜仅3万吨,加工蔬菜仅占蔬菜总产量的2%,且产品大多为初加工,精深加工比例较低,市场竞争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所以农区集中产地常出现产品积压,菜贱伤农现象。5、产销信息不对称,且流通环节过多。蔬菜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缺乏准确及时的供求信息引导,菜农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