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

ID:1125684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_第1页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_第2页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_第3页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_第4页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自我创作及对作曲潮流理解我在国内读到的观察,既20世纪现代与后现代美学的狂潮中,作曲家逐渐开始了的一些超越传统的音乐规范的尝试。此现象在国内确实如此,但在现代与后现代美学最初兴起的中欧地区其实并非如此。以我在中欧生活、创作、任教三十年中的观察,超越传统的尝试并非仅局限于作曲家。几百年来中欧地区整个社会,从人生哲学、人世伦理、社会结构、生活时尚、文娱美学、科技走向等等领域均在不断出新。以前大家惊叹美国建国两百年发展中工农业的突飞猛进,其实中欧地区的工业、科技也同样是近两百五十年中才加快发展达到了今天的水平。同时,中欧地区作曲家们的手法也恰恰在这两百五十年中不断推陈出新才奠定了今天

2、全球范围内的西方音乐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在国内的大学同学郭文景讲西方古典浪漫时期音乐史的主角实际主要是作曲家并不为过。6多年来,国内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学院派创新作曲家的尝试大多数在社会上得不到广泛流传是因为违背了传统审美规律。我觉得可从另三个角度来看此现象:其一,从欧洲语言译出的中文“作曲”一字原意就是“塑造新物体”,对中欧地区作曲家们来说,便谈不上违背传统审美规律,因为任何时期的审美都是会被更新的。其二,在任何领域,大众的想法和接受能力和社会精英们开拓性的观点时常在人数上成极大的反比,但积极的、前展性的观点推进了历史,并会总有一天赢得大众的赞同。这种情况同样也时常反应在音乐中。假

3、如欧洲音乐界因当年约·塞·巴赫的音乐、彼·柴可夫斯基的舞剧音乐《天鹅湖》和其小提琴协奏曲、依·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春祭》等作品在首演后,受到观众的冷落、谩骂以及美学家的挖苦就不再推广出去的话,今天西方音乐曲目中将缺少多少最流行的音乐?我非常推崇我国第一、二、三、四代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但他们中也并没有局限于追随他们前辈的审美规律。塑造新意是很难的事,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史,产生了无数影响世界的哲学理论、著名建筑、风流字画和文学名著,但音乐的影响却很少超越国境。虽然,今天创新作曲家们的某些尝试在社会上得不到广泛流传可能与这些创作本身质量有关,但我仍然期待我国演出团体在国内外多演

4、出自己的作品。假如前苏联主要演出团体在过去几十年中没有在全部演出中将俄罗斯和前苏联的作品的演出比例提高到举足轻重的绝大多数的分额,那么俄罗斯和前苏联的优秀作品今天就不可能在世界音乐会曲目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俄罗斯的主要演出团体今天也不会在世界音乐界中受到如此尊重。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6其三,上面已谈到中欧地区在过去两百五十年中不断创新的生活美学、科技走向不仅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活工业、建筑业等蓬勃发展,而且也与文艺美学和高等文化的作曲(KompositioninderHochkultur)相互推动创新手法。这在以前的巴洛克时期如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德国建筑、生活工业品简约风格(

5、Bauhaus)、维也纳、伯林简化调性音乐的形成带动了全球至今的审美风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电子音乐,八十年代兴起的电脑音乐还是如此。近年,我国汽车业试图大举进入西方市场,为此西方新闻界扑天盖地地指责中国汽车在技术、设计、造型上抄袭日欧美产品。这一方面反映了西方对中国进入西方传统科技市场的恐惧,另一面也突显了我国社会近百年,甚至上千年不重视工业、美学和音乐创新所带来的恶果。近年,我国政府试图引导工业转型,以改变西方高价设计营利,东方廉价生产出售的局面,但愿这将能使我国政府对支持自己国家的工业、审美和音乐创新迈出第一步。上述中欧兴起的无调性音乐体系的政治动机难于全面用于我国音乐创

6、作。1985年春,我为参加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和匈牙利为纪念佛兰茨·李斯特逝世百年国际作曲比赛写了《钢琴幻想曲》(Fantasyforthe6Piano)。应比赛要求,作品借用李斯特第三钢琴练习曲中的两小节单声部音乐为主题。我开始借中国古人以意念启发主题构思的手段来命题作曲和借题出音乐形式及创定写作手法,借叶落深潭为表面意境,思絮无界、性情淡定为内在意念。谱例1.李斯特《第三音乐会练习曲》其中两小节1985年夏,西柏林国际艺术节中的“地平线”音乐节命题一音乐会——“音乐来自亚洲,音乐为了亚洲”。我被告知,此综合音乐会长达五个小时,从午夜一直持续到黎明时分。当时我以一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受

7、约于柏林国际艺术节创作新作《破晓》(TheDaybreak),和亚洲著名作曲家武满彻(日本)、尹伊桑(德籍韩裔)、石井真木(日本)、姜硕熙(韩国)的作品经德国交响乐团首演于柏林爱乐音乐厅。为此,我再次想到借中国古人以意念启发主题构思的手段来以时命题,命题作曲和借题出音乐形式及创定写作手法。首演当日清晨,天边渐渐泛出鱼肚白,我的压轴作品也破晓而出。此意念启发了我的手法。当时,报界评论这部作品如呼啸风雨,充满凄冷恐惧,一改我以前音乐中的清丽恬淡,浓重的笔触渲染了黎明前的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