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4816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引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引导 摘要: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习方向,引导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维。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引导;方向;兴趣;有效学习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必须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是核心,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引导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学习。由于初中学生
2、的独立学习还只是相对的,他们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引导上下工夫。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数学教师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问题上产生困惑,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引导学习方向 任何一件事只要方向明确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学生的学习也一样,只要学习的方向明确,就能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少走弯路,能较顺利地达到预期目的,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首先应从整体上引导全班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意义,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学好数学有什么用?”等一些问题;其
3、次,教师还应向学生阐明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最后,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应掌握到何种程度,让学生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引导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设置疑问,创设悬念。例如, 在学习《圆》这一章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若车轮是方的或椭圆形的,车子行走时会如何?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许多数学课中都可以利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历史小故事等等来创设情境。例如:在上《黄金分割》这一节课时,可向学生展示许多有关黄金分割的图片以及实际生活中黄金分割知识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黄金分割的神奇,从而对黄金分割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3)编写阅读的问题提纲,采用竞赛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自学,在自学中先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问题提纲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感到“我会学”,体验成功的乐趣。 3.引导学习方法
5、许多学生常感到数学难学,其主要原因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由于方法不当造成成绩下降,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各部分内容的方法,让他们会学数学。 (1)基本概念。对于概念,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分析出关键字、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与所学概念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并加以对比,深入理解其实质。例如学习“因式分解”概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多项式”“几个整式”“积”等关键字词分析,然后与整式的乘法加以对照比较。一个概念经过这两方面的深入,学生就很容易把握。 (2)公式、法则。在公式、法则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析公式、法则的特征,然后研究公
6、式、法则的来龙去脉及推导过程,最后举例说明公式、法则的用处,并进行应用推广。这样,学生对公式、法则就能把握得较为清楚。 (3)公理、定理。对于公理、定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应从文字表述、定理的证明及用处这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在文字表述中应注意关键字词,在定理证明中可引导学生思考新方法,并对公理、定理的用处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判定”时可引导学生归纳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方法。 (4)例题。例题中不仅包括所学知识的应用、解题思路、技巧等,还有完整的解题格式。因此例题对学生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例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思路、解题中运用的知识进行思考,
7、也可以让学生先解例题,然后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比较,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解法,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巩固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应用。 此外,针对课本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引起注意;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顺序,总结每一章节所学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4.引导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获取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