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

ID:1124707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_第1页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_第2页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_第3页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_第4页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地理教学的“三”不讲  通过学习、培训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对其教学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即课堂教学内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由原来对教师的“牵着走”到“逼着走”甚至是“推着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其内涵不仅包括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书中学),也包括研究性学习(做中学);不但包括学生个体自己能学会的,还包括学生群体自己能学会的。  案例1:“为什么不同的城市所规定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一样?”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是高一必修1地球运动核心地理规律。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两分两至

2、图,引导学生观察,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图中三个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进而进一步得出: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但“正午太阳高度”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又涉及到学生到高二立体几何才学的线面角,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关于建筑物楼间距的规定:为什么不同的城市(长春、昆山、广州、北京)所规定楼间距系数不一样”来学习这一核心地理规律。学生经过联系实际,不难得出结论:材料中四个城市,在同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有较大的差异,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长春的最小,同样高度的楼

3、房,广州的楼房阴影最短,长春的楼房阴影最长。因此要保证居民楼底层得到阳光直射,广州的楼间距可以短一些,而长春的楼间距就应该最长。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自己就能体会距离太阳直射点愈近,正午太阳高度愈大的地理规律,无需老师再讲。  二、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不讲  课堂45分钟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那么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如果经过教师的点拨,在大多数学生都会的情况下,少数学生学习能力根本无法企及,我们课堂上就没有必要一再重复,让其课后慢慢领悟,课后进行点拨。  案例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1的第一个

4、难点,难就难在还未学过立体几何“二面角”的高一学生不仅要认识黄道面与赤道面所形成的二面角-“黄赤交角”,还要理解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笔者采用直观动态图解法,引导学生学习“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化解重难点,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概念”教学  教师在教学导入后第一步先让学生观看“太阳直射点、黄赤交角3DMAX三维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直观的体验,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二,看课本中的黄赤交角立体示意图,充分读图理解。然后教师布置学生在草稿本上一起画出黄赤交角的平面示意图(图1),加深学生对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关系、黄道面和赤道

5、面的关系、地轴与黄道面的关系,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其交角为66°34′。  第三,作图2,解释太阳直射点。并启发学生看图分析,让学生明确太阳直射点相当于经过地球球心的光线与球面的交点,它位于昼半球球面的中心。如图二中的P点。太阳光与P点球面垂直。太阳直射点在球面上唯一的。通过这个直观图的分析,要求学生达到目的:只要给出一个球体,给出一条或一组太阳光线,同学们就应该会作太阳直射点。  2、“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教学  ⑴教师在黑板上作图3:四个地球球体位置互相垂直,中心作太阳。并画出公转方向。根据图2把四个球体的太阳直射点点出来。观察分析

6、:直射点ABCD都在正对太阳面且位于图中虚线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虚线代表什么呢?大部分同学经过短暂思考即可得出结论----该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⑵如果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则太阳直射点ABCD永远落在赤道上。作图4,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地轴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的吗?联系图一说明真实的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倾角为66°34′,且地轴北极端指向北极星不变。  ⑶把图4地轴改为倾斜,如图5  ⑷在图5公转轨道面画上黄色,如图6  ⑸在图6上画出赤道,如图7。观察太阳直射点ABCD的纬度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图7,总结得出结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7、,造成太阳直射点有时在赤道上BD、有时在北半球A、有时在南半球C。  ⑹根据图7把四个图合到一个图上,如图8概括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⑺观看地球公转3DMAX打光三维视频(立体),巩固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通过上述直观图的设计步步推进,环环相扣,既化解了难点,又强化了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最后的结论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动手而得出。但是本节课堂上仍有少部分同学由于立体几何没有学,缺乏立体感,无法画出黄赤交角的平面示意图,无法理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根据图7把四个图合到一个图上,如图8概括

8、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当时笔者意识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这些同学空间想象能力所限,因此要安慰他们说等立体几何学完了,你们慢慢就懂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