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

ID:11240871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7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_第1页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_第2页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_第3页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_第4页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全球稀土利益博弈下的中国稀土行业  对于国内稀土业而言,幸福的日子总是太过短暂。  2011年,凭借着供给的垄断优势,在国内密集出台的产业政策配合之下,半年之内大部分稀土原料价格出现了数十倍以上的涨幅,股票市场也一度为之癫狂。然而,由于中国稀土行业的先天性缺陷和外部供给的冲击,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绝大多数稀土原料价格出现了60%以上的跌幅,部分甚至超过八成。这一幕残酷的现实已充分表明,国内稀土业已从高高的云端坠落至谷底。  10月12日,南方一家稀土业上市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抱怨道,“去年上半年,我们自己开采的量都不够用,还要从外面采购原材料,如今,却连1000吨都销不出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冷的市场需求。”  然而,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国内稀土业的阵痛恐怕不是短时间里能够平复的。“我们估计,国内稀土业过冬的日子还将持续两三年时间。”该负责人称。  对此,齐鲁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闫磊表示,稀土冶炼产品价格暴跌背后,其本质上反映了稀土业在国内与国外、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利益博弈。  目前,全球稀土行业的整体格局是,产业链上游基本被中国所垄断;产业链下游的前沿技术被日本、美国等国垄断;稀土冶炼产品价格的涨跌,实际上就是中国和日美等国的利益争夺。   此前,由于长期坐拥稀土资源优势,中国在稀土应用技术上落后于日美等国,没有充分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利润率提升;而2010年以来的提价行为,也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以暴跌的结果收场。这一结果显示,在利益博弈中,中国稀土行业已成为落败的一方。  “中国不会为了再次获得全球稀土资源供给的垄断地位,再次走上低价倾销的老路。因此,未来几年,全球稀土资源的供需格局将产生明显变化。我们预计,三年后,中国稀土资源供给全球占比或将从原来的95%下降至60%。”闫磊称。  国际稀土资源格局重构  此前,为了应对中国稀土产品价格暴涨,海外稀土矿山的产能释放速度之快有些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美国、澳大利亚的稀土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球的13.1%和5.5%,并且都有稀土矿采选的历史,将是未来几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MountainPass矿山已经于2011年重启。在停产前,该矿山当年生产稀土冶炼产品约5000吨REO,产品60%出口日本,40%本国销售。  如今,MountainPass矿山的所有者美国莫利矿业公司已计划进一步扩大稀土矿采选及冶炼分离业务的投资,将2013年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增加至4万吨REO/年。   “全球稀土资源供给格局或将重新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未来数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极有可能被挤出海外市场,中国有可能会失去80%以上的海外市场份额。届时,在稀土冶炼产品销售将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行业也将面临大洗牌。”闫磊表示。  另一大竞争对手澳大利亚Lynas矿业公司旗下的MountWeld矿山在2012年将形成1.1万吨REO/年的采选产能,配套的马来西亚稀土冶炼分离厂也将于2012年投产;2013年,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张产能至2.1万吨/年。  闫磊称,目前比较确定的海外稀土冶炼产能分别为,2012年海外产能为3.1万吨REO/年,2013年为6.1万吨REO/年。  若按照5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2012年、2013年,海外产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和23%;2014年、2015年,海外矿山按照65%、9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这两年海外稀土冶炼产能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长至29%和37%。  对此,前述稀土业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国内稀土业正规军而言,他们不仅要面对海外稀土矿复采带来的冲击,同时,还要与稀土矿盗采、走私等进行直面交锋。“说白了,我们现在就是一块夹心饼干,两头都要受冲击。”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此前,稀土暴利吸引了各种以投机目的为主的民间资本,不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交易充斥于正规和非正规企业之间,累积起来的社会库存,迄今尚未有权威统计数据公之于众。  同样,由于短期内稀土价格暴涨,在利益的驱动之下,2011年国内稀土矿盗采和稀土产品走私也达到了顶峰。  有数据显示,2011年通过正常渠道出口的稀土冶炼产品数量不到出口配额量的50%,2012年估计可能不到30%,而这些空缺海外市场的大部分,可能被低价走私产品所占领。  此外,中国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只针对内资企业,合资、外资稀土企业并未纳入这个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很多合资、外资企业都是海外稀土深加工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参股公司,这部分企业名义上是稀土深加工企业,但实际上仅对稀土冶炼产品进行简单的粗加工之后就出口,深加工程序在海外完成。  在前一轮稀土冶炼产品价格暴涨之后,大量的稀土粗加工产品以低价向海外母公司出口,不仅规避了中国的出口管制,亦压缩了正常出口产品的市场空间。  国内稀土产业重整进行时  实际上,就在全球稀土资源供给格局发生剧变的同时,国内稀土业的整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8月6日,工信部发布《稀土行业准入条件》,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生产规模方面设置稀土准入门槛。也标志着中国稀土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兼并重组高潮。   根据新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目前,国内约有30%的稀土矿采选和50%的稀土冶炼分离企业达不到产能规模的最低标准,这部分企业将最先面临被淘汰或者被兼并的命运。  此前,根据工信部最新一次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共计稀土矿采选企业23家,稀土冶炼分离企业99家。按照新的准入条件,整合的第一步目标将是稀土矿采选企业缩减至15家左右,独立的冶炼分离企业缩减到50家左右。届时,稀土行业的最终整合目标是形成2至3家的大型企业集团。  9月份,国土资源部也公布了整合后的首份《稀土采矿权名单》,这次整合意在改变稀土矿山开采多、小、散、乱的局面,把大部分采矿权集中在优势企业手中。此举标志着国家已经将稀土整合的利剑伸向产业源头,通过对采矿权的控制,来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开发格局将逐步形成。  从采矿权名单来看,四川18个采矿权已经整合为7个,赣州88个稀土采矿权整合为44个,全国稀土采矿权由百余个减少为67个。而这67个采矿权绝大部分集中在各地主导企业手中。  如江西的45张采矿证中,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独揽43张;内蒙古2张采矿证的采矿权人都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获得采矿权的3家企业均为广晟集团旗下控股公司广晟有色所持有。   在全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中,轻稀土占比95%以上,中重稀土占比大约3%。其中,北方以轻稀土资源为主,代表是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南方以中重稀土资源为主,代表是广泛分布于南方七省区的风化克淋积型稀土矿。  而在轻稀土资源领域,三大矿山是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四川凉山牦牛坪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它们的实际控股人分别是包头钢铁集团、江西铜业集团和中国钢研集团。  本报记者获悉,近期,包钢稀土公司方面表示,将要以包钢稀土为核心,组建北方稀土集团,并已获得工信部的批复。北方稀土集团除了要整合内蒙古区内的稀土企业之外,还要联合甘肃、四川、山东等省份的稀土企业,实现跨地区的稀土资源重组。  不过,闫磊认为,在北方稀土集团的跨地区整合版图上,至少应包括江铜四川稀土有限公司和山东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因为这两家企业拥有除包钢集团之外的国内主要轻稀土资源;否则北方稀土集团的组建就缺乏实际意义。  其表示,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障碍或在于,如果北方稀土集团以包钢稀土为核心,那它的实际控制人应该是包钢集团,但面对牦牛坪稀土矿和微山稀土矿的实际控制人江铜集团和中国钢研集团,包钢集团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有可能成为北方稀土集团必须面临的难题。  当然,如果包钢集团采取控股北方稀土集团,而由北方稀土集团参股另外两家大型轻稀土采选及冶炼分离企业,或将是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比于轻稀土领域,南方7省中重稀土领域的整合格局则要复杂得多。由于中重稀土储量相对较少又是中国所独有的资源品种,有色金属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企都想涉足这一领域,造成中重稀土资源的掌控者相对分散。  不过,最有希望胜出或将是五矿集团。  2011年12月,五矿有色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持有湖南有色集团公司100%和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有色)92%的股权,成为五矿集团旗下有色金属资产的整合平台。  截至目前,五矿有色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的稀土行业均有所布局,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中重稀土领域的唯一巨头。  其中,五矿有色已经深度介入了江西省稀土产业,公司控股的五矿稀土(赣州)公司和江西钨业集团公司虽然没有掌握稀土资源,但已经成为中重稀土冶炼及深加工领域的国内龙头。  此外,得益于五矿集团与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的合作,五矿有色控股的五矿稀土(江华)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湖南省目前唯一的一张稀土采矿权证,未来主导湖南省稀土矿采选及冶炼分离领域的可能性很大。同时,福建省稀土产业的核心整合者为厦门钨业,五矿有色还持有其21%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而在2011年3月,五矿有色和广东省河源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对河源市以稀土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发与利用,宣告正式进入广东省稀土领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