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3904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概括并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画三条底边上的高,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特性。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三边对应的高。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形框架、四边形活动框架、直尺。 学生:两把直尺、三角形框架以及小棒。 教学流程: 一、认识三角形 (
2、一)课前谈话: 1课件展示情境图: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知识,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图形?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二、归纳三角形的定义 1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2出示学习汇报单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学习汇报单。 【探究活动一】 (1)请用学具试着做一个三角形,边操作边想: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把自己做
3、的三角形展示给同组同学欣赏一下,并说说做的过程和方法。 (2)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有几种画法。 (3)我们已经做了三角形,又画了三角形,你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在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4)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5)那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用自己的话试着归纳一下,和同桌先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反馈。听取学生所有反馈意见,抓住最典型的几条进行重点交流。 预设一: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看
4、第(4)的第一个图形: 这是三角形吗?(不是,因为它没有封闭起来、)怎么才能封闭呢?(线段和线段的一端是连接在一起的,) 预设二:这个三角形每两条边都连在一起了,这个图形也有三条边(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它是三角形吗? (不是,它有一部分出头了)是啊,那怎样摆不出头呢? ――把两条线段的一端碰在一起。 ――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在一起。 这个在数学上我们叫“围成”。(板书:围成。) 预设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肯定其归纳。) 教师引导:这个封闭图形它主要
5、是由三条什么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4阅读课本80页: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请用红笔在书上画出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最重要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认识高的特性 【探究活动二】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大家猜猜看,三角形有高吗? (一)自学感知,初步认识高 1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81页,仔细阅读第一段话,看谁学得又快又仔细。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6、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从这段话中你又知道了三角形的什么知识?(高、底,要求学生简要说明。) 3什么叫“从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能在下面的这个三角形上找找“顶点与它的对边”吗? 顶点A的对边是()边 顶点B的对边是()边 顶点C的对边是()边 4判断高,明晰概念。判断下面谁是三角形BC边上的高?为什么? (二)学习画高 1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在练习纸上尝试画出BC边对应的高。 2学生汇报画高的方法,教师
7、适当给予点评,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3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三角形一共可以画几条高?请你把它做出来。(由学生自由做,教师适时指导,概括出三种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对“高”的知识知道了多少?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 四、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体会感受:(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大家看,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东西都被设计成了三角形,
8、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吗?猜猜看。 体验理解: 【探究活动三】 1奥秘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寻求答案。请同桌打开学具袋(三角形框架和小棒),请大家抓住三角形框架拉一拉,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拉不动。) 2请你把它拆开再多加一根小棒,使它成为四边形的框架。你再拉一拉,(很容易拉动。)可见,三角形比四边形更具稳定性。(板书:稳定性。) 师:如果要把这个四边形框架变得稳固一些,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教师出示加固后的框架后再让学生拉一拉)为什么加上一条对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