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

ID:1122794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_第1页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_第2页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_第3页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_第4页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对比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体针、耳针、水针几种针刺方法对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采用体针、耳针、水针、联合针刺四种针刺方法治疗,1周后对比疗效。结果:D组的总有效率达100%,优于其他三组,经统计分析,D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组虽然总有效率虽然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的痊愈率对比,D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经统计分析,D组和B、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针、耳针、水针三种针刺方法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最好。关键

2、词:呃逆中风针刺耳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79-025呃逆俗称“打嗝”,是一侧或两侧膈肌反射性、阵发性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患者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发性疾病。中风后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多由于下丘脑、脑干处的损伤导致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患者常常呃逆不止,采用氯丙嗪等治疗效果不佳。由于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进食和情绪,从而影响疗效甚至加重病情,近年来受到临床重视[1]。针刺治疗呃逆以简便效廉著称,然针刺方法众多,有体针、

3、耳针、水针等,到底哪一种方法更优,笔者对以上针刺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住院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呃逆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风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经CT或MRI证实,中风后出现呃逆,且持续超过24h。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1~82岁,平均(58.3±11.2)岁;出血性中风27例,缺血性中风93例;呃逆病程1d~13d,平均(3.5±2.4)d。采用SPSS17.0产生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例。1.25治疗方法。四组患者均接受中

4、风病和其他基础病的常规治疗,针对呃逆,A组患者接受体针治疗,取双侧内关穴、水沟穴、攒竹穴,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攒竹沿皮向下刺0.5~1寸;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B组患者接受耳针治疗,耳穴取耳中、胃、神门、皮质下,耳针选用揿针,先取一侧耳穴,常规消毒后,将事先消毒好的耳针用消毒过的镊子刺入上述穴区,并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C组患者接受水针治疗,取双侧内关穴、膈俞穴和足三里穴,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36mg(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5、,国药准字H20013390,1.8ml∶36mg),用3ml生理盐水稀释,一次取一侧穴位,常规消毒,进针有针感回抽无血将药物缓慢推人,每穴注人药液1.5ml,每日1次。D组患者同时按照上述操作,同时接受体针、耳针和水针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呃逆好转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相关文献制定[3],痊愈:呃逆停止,1周内无复发;有效:呃逆停止,偶有复发或呃逆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治疗后有效,但随后复发。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X

6、2检验,所有临床资料数据由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5四组患者均接受完治疗,无中途退出,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D组的总有效率达100%,优于其他三组,经统计分析,D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其他几组虽然总有效率虽然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的痊愈率对比,D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经统计分析,D组和B、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56,X2=6.648,P<0.05),详见表1。表1四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组别病例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数痊愈率A组302262

7、28(93.3%)73.3%B组30179426(86.7%)57.7%C组30198327(90.0%)63.3%D组30264030(100%)87.7%3讨论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各种病因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膈肌痉挛是呃逆的病因。其治疗多用肌松药、抗精神病药、麻醉药、抗胆碱药等,但这些药物大都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呼吸麻痹、意识障碍等副作用,甚至加重病情[4]。5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后神机失调,神不导气,加之痰热中阻或正气亏虚,使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动膈而成呃逆。治疗当和胃降逆、醒神开

8、窍。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